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解读:功能性便秘患儿的自我效能感与治疗结果相关
功能性便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占儿童期全部功能性疾病的12%~14%,占儿科胃肠道疾病患者新就诊总数的14%~20%。50%~60%的儿童功能性便秘在治疗1年后可获得成功。北美儿科胃肠病学、肝脏病学和营养学会关于便秘的意见书推荐了治疗教育、直肠粪块清除和维持软便3个部分。除此之外,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是孩子改变如厕行为的动机。许多功能性便秘的儿童害怕排便时疼痛,不想排便,因此才会导致症状的加重。功能性便秘是否能治疗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孩子的自我效能感有关。社会认知模型认为,要完成一项任务,儿童不仅需要技能,还需要自信心。一个人认为自己有能力成功的自信心被称为自我效能感。具有高度自我效能感的儿童对自己能够完成任务充满信心,而他们的积极行为也会给治疗带来有益的结果。对于有慢性疼痛的儿童来说,高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在炎症性肠病和嗜酸性胃肠病的治疗中,自我效能感一直是研究重点。对于有便秘的儿童来说,排便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们可能因为疼痛而害怕排便,或者因为周围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而忽视了排便的生理冲动。这些负面影响包括由于意外的大便失禁而受到父母的惩罚,或因与排便有关的气味或声音而受到同伴的嘲笑等。治疗方法就是让孩子们在有排便感觉时去排便。如果有便秘的儿童自我效能感低,即认为自己不能顺利和成功地排便,这种想法就会导致更多的憋便行为。因此,排便行为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也许对于治疗结果有预测作用。基于此,最近有研究对于自我效能感与功能性便秘儿童短期治疗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评估。该研究中,共例8~16岁的功能性便秘患儿完成了功能性便秘自我效能感问卷(SEFCQ),包括14个关于排便任务执行情况的陈述。患者在就诊前、就诊后立即、就诊后3周完成SEFCQ。治疗成功定义为治疗后第3周进入厕所排便≥3次,无大便失禁。结果发现,92例(75%)功能性便秘患儿获得了治疗的成功。无论就诊前、就诊后立即、就诊后3周,治疗成功组患儿的SEFCQ得分均高于失败组(P0.)。治疗成功组患儿的自我效能感在各观察时间点均较之前有改善(P0.)。失败组就诊后即刻的SEFCQ评分较就诊前有改善(P0.01),但就诊后3周与就诊前相比评分无变化(P0.05)。该研究发现,所有患儿,无论治疗成功与否,在第一次门诊就诊后都表现出排便自我效能感的改善。就诊期间医生的宣教可能提高了患儿对便秘原因的认知,而医生提供的大便软化剂也为患儿无痛排便带来了希望。在之后的随访中,研究发现在就诊后即刻直至就诊后3周的时间段内,那些获得治疗成功的儿童自我效能得分进一步提高,而治疗失败的儿童自我效能感得分没有变化。这说明自我效能的改善与功能性便秘儿童的成功治疗结果相关。因此,在治疗期间提高排便的自我效能感可能有益于提高疗效。此外,父母的行为也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与胃肠病儿科专家的交谈改变了父母对便秘的认知。门诊就诊后,父母不再因为便秘相关症状而责备孩子,相反更专注于如何帮助孩子成功排便。父母积极的行为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便秘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SantucciNR,ReinLE,vanTilburgMA,etal.Self-EfficacyinChildrenwithFunctionalConstipationIsAssociatedwithTreatmentSuccess.JPediatr,Jan;:19-2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