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越来越高,夏季许多常见疾病的发病率开始上升。泄泻又称腹泻,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它有不同的名称,如“婺溏”“飧泄”“濡泄”“洞泄”“注下”等名称。它可以全年发生,但在夏季和秋季很常见。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伴有或不伴有腹痛。让我们看看中医的妙方
夏天腹泻的原因
1.《黄帝内经·素问》指出“长夏善病洞泄寒中”,说文说“洞”就是“疾流”。“洞者,食不化,下嗌而出。”夏季天气炎热潮湿,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暴雨频繁的季节。湿、热、暑、寒邪气以混合的方式出现。夏季腹泻的病原体侵袭以湿为主,寒、暑、热三位一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此外,脾脏喜燥厌湿。湿的侵袭最容易夹住脾阳,从而影响脾脏的运输功能,导致腹泻。寒邪或热邪也可以“引导”脾胃,导致脾胃功能障碍、异常运输和浑浊以及腹泻。
2.七情六欲的影响
在夏天,由于气温上升和日照时间延长,人们在晚上禁不住喝酒和娱乐。啤酒和烧烤已成为夏季的“标准”。然而,突然摄入生冷饮、辛辣刺激、脂肪重、甜味和浓味多的会严重损害脾胃的运输功能。
夏季炎热潮湿的天气为细菌和病毒的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条件。食品很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导致人们饭后感染的机会增加。因此,饮食不当和饮食不洁也是导致夏季腹泻的重要因素,据说“腹泻的根源是脾胃……如果脾胃因饮食和日常生活不当而受损,水就会变湿,谷反停滞,精气无法输注,甚至复合污染下降,导致腹泻。”
脾胃是粮仓的官员,脾脏控制着水、粮食和液体的运输;胃负责接收和成熟水谷。吃太多生冷的食物容易造成寒湿阻滞;吃太多的脂肪、甜味、黏稠和辛辣,容易导致胃和脾脏停滞,体内湿热;误食不洁食物容易引起胃肠道损伤,影响脾胃的运输和化学功能,导致脾胃传导丧失,升降不平衡,水谷停滞,则至腹泻。
3。情绪障碍
夏天是自然界中阳气最旺盛的季节。中医认为“天人合一”,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所以夏天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季节。根据中医理论,“肝是阳的脏腑,喜调而不忧,意为怒”。
人体阳气旺盛,导致肝阳上亢,肝火损伤,肝失通,肝脾互动变化。《金匮要略》说:“当你看到肝病时,你就知道肝传脾,你应该先健脾。”肝气过盛,可克脾土损伤,脾胃受限,运转异常,或担心气滞脾脏运阻,都会导致下肠积水、腹泻。
脾胃虚弱在夏天,虽然身体感觉很热,但事实上,中焦缺寒,“热在外,冷在内”。《景岳全书·泄泻》说:“腹泻的根源是脾胃。”因此,脾虚是腹泻发病的关键。脾主运动,胃纳。如果由于长期饮食失调、疲劳和内伤,以及长期疾病导致脾胃虚弱,脾胃虚弱,阳气不健康,运动无权接受水和谷物以及运动的精髓。气消退,水和谷渣混合,导致腹泻。
穴位按摩疗养
腹泻的主要病变位于脾、胃和大肠。因此,推拿手法主要以健脾健胃、温寒利湿为主,穴位主要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仁脉穴为主。
1.揉捏腹部
“腹部是人体的第二个大脑,是精气五神的殿堂,是人体气血生化的源头。”腹部位于人体中部。它是连接身体上下两部分的枢纽,也是全身经络汇聚的地方。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任经、傣经、冲经、足绝阴肝经均依循于此。因此,揉搓腹部可以促进经络和全身真气的运动,疏通淤滞的气血,达到阴平阳的状态。在手术中,手掌逆时针揉搓上腹,手掌顺时针揉搓肚脐和下腹约5分钟。此法主要用于健脾健胃、收敛肠道、止泻。
2.揉天枢、足三里
天枢、足三里属于祖阳明的胃经。天枢是手阳明大肠经的起点,具有调节肠道、止泻的作用。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下河穴。它可以“一起治疗内脏疾病”。按足三里可健脾健胃,生胃气
天枢:横平肚脐,在前中线旁开2英寸。左边一点,右边一点。用拇指和食指在两侧摩擦天枢穴约2分钟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小腿鼻子下方3英寸处。用拇指揉捏两面2分钟。
3.揉中脘
中脘属任脉。中脘穴的深部是胃幽门部的所在地,所以揉捏中脘穴可以疏肝养胃,消食导滞,调和胃强脾,减少不良反应,利尿
中脘:位于上腹部,肚脐以上4英寸,在前中线上。用中指揉搓中脘穴约2分钟
手指振动关元
关元属于任脉。是小肠募穴。小肠的气在此积聚,并通过此点传递到全身。因此,关元穴具有养元固本、补益下焦的功效,同时,指法关元可以刺激阳气、收敛肠胃、止泻
关元:位于下腹,肚脐中部以下3英寸,位于前中线。用中指点按并振动约1分钟。夏天腹泻需要我们保持常规。只有增强自身免疫力,才能适应夏季多变的天气,摒弃不良的饮食习惯,少吃生冷刺激食物,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在此基础上,穴位按摩可以促进气血运动,改善阴阳失衡,保持健康精力充沛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