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腹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灸疗养生腹泻不可怕,中医教你艾灸治疗
TUhjnbcbe - 2020/11/3 1:59:00

点击蓝字


  腹泻可见于功能性腹泻、急慢性肠炎、过敏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小肠吸收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多种疾病。

中医对于腹泻的认识

《内经》称腹泻为“鹜溏”、“飧泄”、“濡泄”、“洞泄”、“注下”、“后泄”等,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泻。”病位在肠,主病之脏属脾,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

 本病的病因为: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不调,禀赋不足,久病体虚。病机特点是脾虚湿盛,致肠道功能失司而发生泄泻。因湿盛而后脾虚者,多为急性泄泻(暴泻);因脾虚而后湿邪郁滞者,多为慢性泄泻(久泻)。

辨证分型:

腹泻分为寒湿内盛、肠腑湿热、食滞肠胃、脾胃虚弱、肝气乘脾、肾阳虚衰等六大证。


  主症:大便次数增多,便质清稀或完谷不化,甚至如水样。


  兼见大便清稀,肠鸣胀痛,口不渴,身寒喜温者,为寒湿内盛;便色*而臭,肛门灼热,腹痛,渴喜冷饮,小便短赤者,为肠腑湿热;腹痛肠鸣,大便恶臭,泻后痛减,伴有未消化的食物者,为食滞胃肠;反复发作,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喜暖畏寒者,为脾胃虚弱;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时,发生腹痛泄泻者,为肝气乘脾;黎明之前腹痛肠鸣,泻后痛减,腹部畏寒,腰酸腿软者,为肾阳虚衰。

艾灸治疗

NO.1治法

健脾利湿,调肠止泻

NO.2主穴

神阙天枢大肠俞上巨虚阴陵泉

NO.3配穴

寒湿内盛配关元、水分;食滞肠胃配中脘、建里;肝气乘脾配期门、太冲;脾胃虚弱配脾俞、胃俞;肾阳虚衰配肾俞、命门、关元。水样便配关元、下巨虚。慢性腹泻配脾俞、足三里;久泄虚陷者配百会。

NO.4方义

神阙为局部选穴,用灸法可温阳散寒除湿,为治疗腹泻的要穴;本病病位在肠,故取大肠募穴天枢、背俞穴大肠俞,俞募相配,与大肠下合穴上巨虚合用,调理肠腑而止泻;针对脾虚湿盛之病机。取脾经合穴阴陵泉,健脾化湿。

NO.5操作手法

神阙穴用隔盐灸;期门、太冲用雀啄灸,其余腧穴则可采用温和灸。

快速取穴

神阙穴

天枢穴: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大肠俞穴:在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上巨虚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6寸,犊鼻与解溪的连线上。

阴陵泉穴: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预防与调护


  1.治疗期间应注意清淡饮食,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品,注意饮食卫生。


  2.若因急性胃肠炎或溃疡性结肠炎等腹泻频繁而出现脱水现象者,应适当配合输液治疗。


  3.艾灸不适宜热性腹泻,一般用于虚寒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患者。

本文由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常小荣进行科学性把关。

内容来自:智慧女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灸疗养生腹泻不可怕,中医教你艾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