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武汉
中图分类号 R
文献标识码 A1
1 问题的提出以及弗洛依德(Freud)时代的理解
自恋(narcissism)一词泛见于文学作品中,用以描绘一个人爱上自己的现象。精神病学家,性学家霭理士和纳克在年和年,最早借用这个词在各自的论文里描述过自恋的病理现象,描述自恋者自我欣赏像对待性对象一样对待自己的一种态度。
年,弗洛依德首次较系统地论述了自恋的问题。他在“论自恋”一文中,认为自恋是一种未区分的精神能量,来源于力比多(Libido),最初是用于自我及养育自己的人。这被他称之为原始的自恋。这首次的爱是被当作一种活命的功能来体验的,其目的在于自我保护。原始的自恋被他假定为见于每一个人。在原始自恋里,孩子爱养育自己的人是将其当作自己的一体来爱的,孩子尚没有能力将养育自己的人独立开来,但这也为以后爱一个独立于自己的个体打下了基础。
弗洛依德认为,人首先将爱的力必多投向自己,随后健康发展,将其投向客体。如果投向客体的爱遭受挫折,这种朝向外的爱会折返回自我,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继发性自恋,亦即临床上的病理性自恋。这类人在以后爱的选择中,不是以他者为模型,而是以自我为模型。他们明显地将自我或自我理想作为爱的对象。他们爱他人是将他人当作自己的一部分来爱的。
弗洛依德认为一个成熟的人,就不会长久地保持这种童年期,完美、自恋的幻觉,他将以寻求理想化的自我来代替自恋的爱。自恋总是与自尊相关,病态的自尊是自恋的无限扩大。健康的自尊则来源于三个部分,其一,它是婴幼儿自恋的残留物,其二来自于理想自我的逐步实现,其三来自于客体爱的满足。
弗洛伊德认为自恋者因将注意力投向自己,故不能对他人产生移情,所以他称其为自恋性神经症,它是相对于能产生移情关系的移情性神经症而言。
“论自恋”是一篇划时代的论文,它的重要性已被载入精神分析史册,但是问题也明显可见。如概念混乱,性本能至上,对精神病性障碍的不全解释,对移情认识的局限等,精神分析学后来的发展则弥补了以上的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与弗洛依德同时代的另一位大师阿德勒(AlfredAdler),强调了社会文化因素对自恋形成的影响。他认为“神经症的目的是增加自尊”。而自尊与优越、安全、完美以及成功等社会文化要求是分不开的。这一声音在当时遭到了弗洛伊德严厉的抨击,但以后的事实证明阿德勒的观点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弗洛依德的贡献与遗憾,精神分析学诞生百年来才有了轰轰烈烈的发展,自恋作为其理论框架中的一部分也随着母体而不断丰满,笔者将沿着这条成长的脉络,试着勾画出其大致的框架。
2 现代的发展
自弗洛依德一直到20世纪60~70年代,自恋这个领域几乎由弗氏独领风骚,其中,虽有多个分析家论述过自恋,但无人能与弗氏匹敌。这个领域的逐渐活跃是近三十年来的事情。
年,杰夫等(Joffe)率先明确指出了自恋和自恋障碍的研究方向,他们认为“临床上认识自恋和自恋障碍必须要考虑到社会文化对它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和理想是后现代心理学很重要的部分,因而研究自恋必须考虑上述因素,而不单单是内驱力或假设力比多的问题。”
年,美国心理分析学会定义自恋为:“一种心理的兴趣集中在自身的注意力”。
近三十多年来,有关自恋及自恋障碍的文章汗牛充栋,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当为客体关系理论的代表人物克莱因(Melanie.klein)的追随者罗森菲尔德(Herber.Rosenfeld),自身心理学的科胡特(Heinz.Kohut)和自我心理客体关系的肯贝格(Ottokenberg),而尤以科胡特贡献最为卓著。
2.1 克莱因流派的观点:克莱因流派将弗洛伊德的自恋是自恋或客体力必多的差异转化为是内在或外在客体关系的差异。
克莱因理论的忠实追随者罗森菲尔德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于年至年间发表了大量的论文,详细阐述了自恋性人格的结构特征和在分析过程中移情的发展。他发展了第一个关于病态自恋的现代理论。归纳其理论的核心大致为如下几点:
2.1.1 自恋者将自己的自身完全投射到他所
克莱因流派自弗洛伊德后,首次描述了自恋性人格的结构特征,并首次提出了自恋与攻击性有关,但最明显的失误是:自恋人格否认与客体分开。随后的发展认为,自恋人格不是否认自身与客体分开,而是否认自身与客体有差异,这与分裂症不能区分他们与客体之间身体,思想的体验有着明显的不同。
2.2 科胡特和自身心理学的观点:当时针移向20世纪70~80年代时,精神分析的发展将又一个伟大的人物,美国精神病学家科胡特推上了前台。他在一系列论文和两本主要的著作——《自身的分析》和《自身的修复》中,根据他的临床发现提出了完全不同的对自恋性人格障碍的深层心理学的临床解释以及治疗模式。并且明确指出:自恋性障碍与社会文化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他发现了这样一类病人:他们的精神病理介于神经症和边缘状态之间,以及温和的人格障碍和神经症之间。在科胡特的观念中,这类型的人格障碍能否被分析,只要看他们的移情,而不是由其它的临床描述。
2.2.1 特殊的移情呈现:他发现这类病人与客体显现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称之为自身客体关系。自身客体(selfobject)是一种特殊的客体类型,它不能与自身加以区分。最重要的是,自身客体是用来服务于自恋的功能以保持由于创伤,损害或侵犯导致的发展过程中自恋的失衡。在这类病人中,他们将他人潜意识地作为一个自身客体,来维护自恋的目的。通俗地说,这种人际关系中是没有你我界限的。自身客体被体验成对自身的控制。也就是说,自恋者控制他人就象控制自己的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一样。因而这样的一类人进入治疗,也将这样的客体关系带入治疗场所。在治疗中被称之为理想化移情和镜映移情。
科胡特不象传统分析师那样将移情视作一种阻抗,他将理想化或镜映移情视作早期建立的病态自身客体关系的表现。这种关系在分析场合被激活。它激活了一个发展阻滞时期的原始无所不能的自身。这个脆弱的原始自身需要共情以及将母亲作为一个“自我客体”的正常的镜映功能。这个母亲的爱和照顾首先允许无所不能自身的强化,随后,随着越来越成熟的自尊自信的逐渐发展,原始的镜映越来越少。科胡特认为,这种对理想化客体强烈的依赖是由于病人希望以此来代替自身缺失的那部分精神结构。病人通过对过去创伤性失去的自身客体的目前复制品的兴趣和赞美,来保卫自恋的平衡。
2.2.2 自恋的病理:病态的自恋来自于共情的母亲功能的创伤性失败,以及正常理想化过程发展的失败。这些创伤性的失败带来的发展阻滞固着在原始的婴幼儿的无所不能自身的精神结构里。
随后,作为一个未满足的原始需要,残留在成人的真实自我里消耗自我的能量,作为一种补偿,以对赞美无限的需要来证实自己的无所不能。临床中表现为病人的无满意感,低自尊,丢面子,对赞美成瘾和忧郁症的倾向,或较明显的攻击性。攻击性被看作是衰弱的自身应对形形色色伤害的反应。
如果养育者绊住孩子进入自己病态自恋的世界,即养育者是自恋性人格,并利用孩子去满足自己的自恋,这会导致孩子与养育者的病态无所不能并存,以及相应自恋的临床表现。
自恋的病理开始于原始的无所不能的自身,结束于健康自我理想规则的内化。这种自我理想需要在双向自身(无所不能和自我理想)的盛衰变化中被检验。
2.2.3 正常的自恋与病态的自恋:一个客观的事实是,在所有正常爱的关系中,都包含有自恋的因素。如何区别正常与异常不太可能有一个定量的尺度。在这些正常爱的关系中,特别是年青人的爱情,总包含着对爱的客体过高的评价,甚至也包含着将旧的自身印象投射到爱的客体上,但是这种爱的关系区别于病态的自恋在于:正常爱的关系中,虽也有将自我理想投射到对方身上,但能意识到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不同于自己的欲望和需要。比方说:如果送一份礼物给对方,其原始的目的是让对方作为一个不同于你的人感到快乐,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好的评价。但病态的自恋则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是为了获得好评,他人的快乐与否全然不重要。极端一点地说,病态自恋者视周围的人仅为一个工具,这个工具为己所用。
另有一个重要的区别是:从临床的角度看,正常客体爱中,双方都无极难理解的人格,他们有共情的能力。病态的自恋则相反,他们根本无共情的能力。
科胡特是近代对自恋病理研究作出最伟大贡献的人物。正是由于他的贡献使精神分析扩大了疆域,使一大类被拒之精神分析门外的病人得到了治疗,更由于他治疗与研究的深入,他提出了环境和文化对人格成长的重要性。他认为“环境必须提供给人以必须的经验,让一个孩子成长不光是作为一个人,而且要感觉到是个人”。并且提出了诸多挑战性的观点,认为移情性神经症研究的是“内疚的人(guiltman)”。自恋性人格障碍研究的是“悲剧性的人(tragicman)”。这一构思的出现将自恋研究的视角推向了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笔者相信,这是科胡特留给人类极丰富的精神遗产。在精神分析不胜枚举的术语中,只有他的“共情”,“自身客体”。与弗洛伊德不朽的术语诸如潜意识、移情、压抑等共存。
2.3 自我心理客体关系(egopsychologyobjectrelation)的观点:这一流派以肯贝格为代表.他认为自恋的原动力仍然是力必多。他认为正常和病态自恋的发展总是卷入在自身印象和客体印象的关系里。
自身(self)的要领是自身印象在所有发展时期的完全整合性概括,是作为一个单纯的心理本质。正常自身整合了好和坏的自我印象进入一个真实的自身概念。
自恋人格病理与病态的自身相关,病理的无所不能的自身包括:真的自身,理想的自身和理想的客体印象。贬值或攻击性的自身和客体印象是被分开的或分离的,压抑的或投射的。
他认为病态的自恋人格不能视作正常发展的固着或某种内在精神的失败,而是病理性自我和超我发展的结果,它来自自身病态的发展。自恋人格的中心问题与认同模糊有关以及丧失对他人深层的共情能力,对他人关上了理解之门。他们似乎除了自己之外,不爱任何人,但事实上他们爱自己象他们爱别人一样的无能。他们同时也缺乏整合爱与恨的能力。
3 关于自恋性人格及其障碍
人格是个相当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多个层面,被看作是早期生活经历中形成并随着时间而延续下来的模式。DSM-III-R中将许多症状描述为人格偏离或病态人格,这些成为习惯的模式成为一种特质记忆而存留,在遭遇某种情境时便重复开始和结束(或抑郁症的发作)。人格包括了性格、习惯性行为,是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它包括了情感和认知两方面的成分。自恋性人格及其障碍的诊断也是如此,下面就几个相关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3.1 自恋障碍可见于哪些人格障碍:恋是个相当广泛的基本病理,自恋性、边线性、分裂性、癌症性、强迫性、双向性、抑郁性、精神病等人格障碍和疾病里均可见自恋的障碍。
3.2 假性自恋(神经症性自恋):在某些神经症人群中也可见到明显的自恋性障碍,这被称之为假性自恋。阿科哈特(Akhtar)认为:假性自恋者童年时无严重的创伤性经历,不同于自恋性人格,他们表现了一种成功的个体分离的过程,较重的内化了的冲突,较好的超我整合,统一的认同感,压抑作为主要的防御,具有深层客体关系的能力。
3.3 自恋性人格的特征:a无所不能;b对赞美成瘾;c较好的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甚至在公众场所有较好的人格评价;d亲密关系的困难;e高智能或漂亮的外貌。
4 自恋性人格障碍的治疗学(心理动力学性心理治疗)
对自恋性人格的分析式心理治疗最重要的是系统地分析患者病态的无所不能。它弥散在分析过程的移情中。分析师应对这种弥散的无所不能加以治疗性利用,以利于病态的无所不能以及最原始的客体关系的展现。在分析场所被激活的病态无所不能给人一种距离和情感上的空白感。在患者这方,被激活的病态的理想化的自身,投射到分析师身上。搬运(convey)来一种印象,在这间房里只有一个理想的无所不能的人和一个影子式的,赞美的补充物。在病人和分析师之间,时常角色颠倒,这一点,是这种自恋移情的基本表达模式。值得一提的是,分析师必须清楚,患者这种无所不能的机制是患者试图去再设计分析师以适合自己的需要,此时,分析师必须给病人聪明、博学的印象,以致于病人感觉到自己是和最优秀的治疗师在一起。分析师系统地分析这种移情的属性,也要满足一些病人对赞美、证实自己无所不能的需要。
当病人感受到来自分析师真正的理解和帮助时,一个重要的特征会出现在分析场所。这种来自分析师的理解和帮助带领患者觉醒到分析师的自治和独立的功能。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分析师要忍受、宽容这段时期出现的愤怒。分析师对这种原因的解释要逐渐地进行,要允许病人去整合正性和负性移情,整合理想、信任和不信任。有些自恋人格患者有时表现得好象演戏,他们可能模仿“完美的被分析者”,搬运来过去的一些被欣赏的思想和戏剧性的发现。他们学习去“完美地联想,包括被欣赏的一切,从情感到思想,从现在到过去,从幻想到现实。”但在治疗中,存在着这样一个事实,他们与分析师的情感关系是失败的。这种偏执恐惧的是,当不演戏时,将面对由分析师的解释所须面对的关键性冲突,激活的焦虑和痛苦。有时,当坚实的投射机制被分析时,病人尝试着防御,以抗拒他经历的不可忍受的内疚情感。病人表现出一种遭受了分析师攻击的感觉,并认为分析师在欺骗他,象这类问题有可能被一个保证来解决,甚至,这种保证比真正的修通更重要。
某些自恋病人在分析场合表现出施虐的倾向,分析师如对病人持有不受虐的共情,并对现实进行严厉的限制,这种限制不带有见诸行动的反移情的态度,可能对这些特征性阻抗的治疗结果带来决定性的影响。有些自恋的病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给人一种什么都懂的感觉。但与这些病人的接触,总使人感觉到情感的缺乏。与他们的交流感受不到情感的沟通。给人一种迟钝、木然的感觉。临床中,他们甚至也没有明显的自恋特征的显示。显然搬运来一个对治疗的假性适应态度,这些与他们外在“僵硬”生活相对应。他们体验分析仅仅作为一次受教育的机会,但并无深层动力性的潜意思冲动的体验。最好的治疗是让这些病人进一步的暴露,这样的一些病人常常会误诊。
总之,在分析师与病人的互动中,自始至终保持支持性框架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个过程中,要允许病人再现自身的移情、宽容攻击,以及攻击后的内疚感。重建依赖,分析正性、负性移情,整合部分客体和完全客体关系同时导致自身好和坏客体的整合。在这种相互理解,共同探讨,共同体验的过程中,患者学会宽容和客观以及尊重他人。在自尊自信逐渐增长的过程中,患者内化新的客体关系并将此取代旧的关系模式。而这一切取决于分析师共情的能力。
(收稿日期 )(责任编辑 邹从清)
文章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属该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END—加法
专业资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专业身份:人格面具分析师、讲师、体验师、教练;
专业取向:动力学与分析心理学;
从业领域:临床心理分析,临床案例研讨;
一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辅助咨询,心理分析与成长;
成长课题:面具与阴影,原型与象征,自性化与超越,苏菲行知;
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咨询师的“专业”能力并不是首要的,最重要的是咨询师具备与来访者共同成长的能力。所有人都从生活中得到了一切,但是大多数人自己却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