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腹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胰管结石的诊断及治疗策略
TUhjnbcbe - 2021/2/24 21:36:00
胰管结石是临床上较少见的胰腺疾病,常合并慢性胰腺炎,并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诱发胰腺癌。其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多样,需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尽早治疗。本文就该病病因、机制、诊断、分型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胰管结石是慢性胰腺炎常见并发症之一,在临床上较少见,国内发病率约1%,但常引起较严重的后果,如顽固性上腹痛、腹泻,甚至诱发胰腺癌等。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提高,胰管结石患者明显增多。由于胰管结石去除后由结石和慢性炎性反应导致的胰腺组织继发病理改变无法根治,常使患者症状或结石反复发作。胰管结石一经确诊,应及时处理,同时需警惕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胰腺癌的发展"三部曲"。目前国内外对胰管结石治疗方式的选择仍存在争议。本文就胰管结石的病因、机制、诊断、分型及治疗方式进行综述。

立冬

胰管结石与酗酒、慢性胰腺炎、胆管结石或胆道感染、遗传因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蛋白质缺乏等因素相关,其中酗酒最为常见。目前胰管结石的形成原因尚不明确,多认为与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导致胰腺外分泌功能紊乱有关,胰腺中胰石蛋白分泌减少所致。Konishi等发现,在胰管不完全梗阻的动物模型中,胰管结石的发生率较完全梗阻高,认为胰管结石的形成与胰管梗阻导致的胰液引流不畅有关。亦有学者认为胰管结石与钙离子浓度增高、胰液中骨桥蛋白高表达和胰蛋白酶原激活有关。

胰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表现为:(1)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上腹痛,其与胰管炎性狭窄、阻塞、胰管内压力增高有关;(2)因慢性胰腺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可导致脂肪泻;(3)胰岛细胞受损可出现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4)阻塞性*疸,胰头结石压迫胆总管或堵塞共同通道,或炎症引起狭窄所致。胰管结石易与胆囊结石、胰腺癌及胃和十二指肠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相混淆,所以其确诊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

立冬

①B超具有无创、经济、简便等优点,常作为首选方法,表现为胰管扩张及胰管内强回声团,但B超易受胃肠道气体的干扰,对早期病变的确诊率不高;②CT表现为胰腺的慢性炎性改变及胰管扩张,敏感性较B超高,可清晰显示扩张胰管的形态和范围,典型表现为主胰管及分支胰管呈串珠状扩张或扭曲,伴胰管内和(或)胰腺实质的钙化,对胰腺癌及胰腺囊肿具有一定的鉴别作用,但不易区分胰腺钙化与胰管结石;③MRCP为无创检查,并能发现较小的胰管结石,通过水成像原理客观显示胰腺形态、胰管扩张情况及胰管结石的分布情况,目前认为是诊断胰管结石的最佳方法;④ERCP:为有创检查,可显示胰管和胆管系统情况,发现阴性结石,但有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目前其已不作为诊断方法,但可作为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临床多采用2种及以上方法进行检查,以提高胰管结石确诊率,制定规范化的治疗方法。

立冬

目前对胰管结石的分型尚无统一标准。陈勇等根据结石发生部位将胰管结石分为4型:Ⅰ型,结石主要位于胰头部主胰管;Ⅱ型,结石主要位于胰体部主胰管;Ⅲ型,结石主要位于胰尾部主胰管;Ⅳ型,结石广泛分布于头、体和尾部主胰管。由于胰体和胰尾在解剖学上无明显分界,故有学者将Ⅱ型和Ⅲ型视为同一型,将胰管结石分为3型。

陈勇*等认为将胰管结石分型为:Ⅰ型,结石主要位于胰头部主胰管;Ⅱ型,结石主要位于胰体部主胰管;Ⅲ型,结石主要位于胰尾部主胰管;Ⅳa型,结石广泛分布于头、体和尾部主胰管;Ⅳb型,结石广泛分布于从头部到尾部的主胰管及分支胰管。有学者提出将胰管结石分为3型:Ⅰ型,结石位于主胰管;Ⅱ型,结石位于主胰管和分支胰管;Ⅲ型,结石位于分支胰管;在每型之下,注明结石在胰腺的部位,是胰头、胰体、胰尾或全胰腺。

立冬

综上所述,胰管结石发生率虽然不高但常引起严重后果,甚至诱发胰腺癌,一经确诊,应及时处理。目前确诊胰管结石的主要方法是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还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胰管结石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内镜、体外震波碎石、溶石治疗和手术治疗。在我国,手术治疗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治疗方法。对于胰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取决于结石的分布和大小,胰管狭窄或扩张情况,以及有无合并其他胰腺组织病变。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重视早期诊断及治疗,使患者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医院〔24小时专家健康-在线咨询服务咨询〕院址:南华县街心花园(我们24小时接诊,给予您人性化服务,节假日不休。)

城乡居民、职工医保定点单位住院报销80%

院址:南华县街心花园(龙泉广场旁)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胰管结石的诊断及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