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腹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大肠癌最新调查97没做过肠镜,83是
TUhjnbcbe - 2021/3/17 2:32:00
最近多个宝宝出现腹泻现象,有的宝宝腹泻持续好多天,让家长们很是焦虑不安。家长们看到这么多宝宝腹泻,担心是不是秋季腹泻的尾巴被抓住了?其实拉肚子对宝宝来说,实在是太常见了!不论是着凉了、还是饮食不当、或进食了污染的食物,都可能引起腹泻。家长一定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帮助宝宝远离疾病。如何判断宝宝腹泻了?腹泻在我国小儿中属第二位常见多发病,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宝宝大便的次数和性状随着生长发育在不断变化,如何判断宝宝到底有没有腹泻呢?我们来学习下医学上对腹泻的定义。(1)必备条件: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2)辅助条件: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每日≥3次。第一条必须具备,第二条辅助条件,只要大便性质异常,比如出现了稀便、水样便、蛋花样便等大便含水量明显增多的情况,每日1次也算;如果大便性质是正常的,即使每日大便3次以上也不算,特别是对小婴儿来说,大便每天大于3次也可能是正常的。宝宝腹泻要如何选药?01益生菌以菌制菌,通过维持肠道菌丛平衡,保持益生菌优势地位,来改善宝宝免疫力以及肠胃消化和吸收。如果宝宝服用益生菌后腹泻没有好转,但并未加重。可继续服用三天。如果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应立即停用,改用止泻药看大便是否转调。02止泻剂止泻药为治疗腹泻的对症治疗药。主要通过减少肠蠕动或保护肠道免受刺激而达到止泻效果。止泻药适用于剧烈腹泻或长期慢性腹泻,以防止机体过度脱水水盐代谢失调、消化或营养障碍。03中成药如小儿胃肠康颗粒、藿香正气口服液等。腹泻期间的家庭护理1预防脱水

腹泻会导致身体丢失过多的水分,这种情况就是“脱水”。严重脱水会引起宝宝休克,或出现有生命危险。

所以,宝宝腹泻时,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识别脱水,预防脱水。

脱水的症状:

①尿量减少,或尿液呈深*色或棕色

②宝宝哭泣的时候没有眼泪

③皮肤弹性下降,嘴巴干燥或嘴唇破裂

④眼窝凹陷,双眼深陷于面部

⑤宝宝表现明显烦躁,婴儿出现囟门下陷

腹泻期间,宝妈们可以给宝宝喂口服补液盐,这是预防脱水比较重要且有效的工作,可以预防90%宝宝脱水。如果宝宝还在母乳喂养,可以继续给宝宝哺乳。2注意肛周护理腹泻时大便成分会刺激皮肤导致尿布疹,也就是出现俗称的“红屁屁”。宝宝腹泻期间,宝妈可以在宝宝大便后对TA的屁屁用流动清水清洗,软布拍干。如果宝宝的屁股没有破皮,则可以在每次清洁后,在红屁屁表面涂上厚层的氧化锌药膏,因为氧化锌起到收敛和隔离保护的作用。如果宝宝红屁屁已经出现破损的情况,则不能使用氧化锌,而要涂抹抗生素软膏。如果红屁屁严重,或经过家庭护理三天都还没好转,则可以考虑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激素药膏。3预防感染传播

宝宝腹泻期间,粪便中存在大量导致腹泻的病*,所以护理者在护理期间受感染而染上腹泻的案例比比皆是。

这时候建议这样做:●宝妈给宝宝更换尿布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双手;●不要在做饭或就餐区域附近更换宝宝的尿布;●尿布更换后应放置在密封袋中。4不要盲目止泻

“跪求快速止泻方式!只要不拉,怎么样都可以!”

宝宝腹泻的时候,这应该是很多妈妈的心声了。但其实,腹泻是肠道自我保护,腹泻的过程中会排出病*、细菌或不耐受的食物,所有这种情况下,家长们要做的第一步,并不是止泻。所以腹泻本身并不完全是坏事,妈妈们不用过于担心,否则盲目止泻反而会可能会让感染持续更久。5继续正常饮食

在腹泻期间,宝宝的饮食安排可以不用做出改变。

如果还在母乳喂养的宝宝,要坚持继续母乳喂养;如果已经添加辅食,我们鼓励继续正常饮食。不用担心腹泻期间吃得少不够营养等问题,宝妈只要做好预防脱水补充足量水分就可以了。6密切观察,必要时就医宝宝腹泻,你可以注意上述内容在家护理,如果出现发热,适时使用退烧药。但宝宝如果有下列情况,就一定要就医:每1-2小时就拉一次水样便,甚至更加频繁持续12-24小时的呕吐出现脱水症状,比如超过4小时没有排尿等持续2、3天的发热大便带血拒绝进食或喝水总之,当宝宝出现任何让你觉得担心的异常表现,都应该咨询医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3/17 2:32:00

益生菌是什么

益生菌(Probiotics)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人体内的微生物有上千亿之多,其中有益菌群(益生菌)和有害菌群(病*)的数量维系了人体微生态的平衡。

专家解读《益生菌和糖尿病》(上)

专家解读《益生菌和糖尿病》(下)

健康的人体内有益菌(后被称为益生菌)与有害菌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微生态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但当人体遭遇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菌群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时,有益菌数量减少,有害菌数量增加,人体的各种病症就会接踵而来。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共有多种菌群生活其中,掌管着人体70%以上的免疫功能。所以,当益生菌能够主动维持好这个平衡,人体就会免受很多种疾病的困扰,因此益生菌被誉为未来的“疫苗”。

现代人需要补充益生菌的10大理由

1.现代人在饮食中摄入的益生菌的数量越来越少。现代的许多食品和包装越来越多地使用人工合成的原材料,而且在食品中添加防腐剂、增稠剂、香精、香料等人工合成的添加剂,人们过多食用这些加工食品,极不利于体内益生菌群的生存与增殖。

2.当今社会提倡晚婚晚育,很多大龄女性生育更多地选择剖腹产,而且大多缺乏足够的母乳哺喂婴儿,不得不采用配方奶品代替母乳喂养婴儿。这种情况常会导致人体内益生菌群水平低下的先天性不足。

3.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和水质量不断下降。城市饮用水往往必须经过自来水工厂的净化技术处理,尤其是经过氯处理后,含氯的饮用水会损害人体内的益生菌生长繁殖。

4.现代人的工作生活紧张、压力增大,益生菌对人体的压力状况极为敏感。因为压力增大会改变人体内的荷尔蒙平衡,导致人体内的益生菌群数量减少。

5.现代人过多地使用口服类固醇药物和用于哮喘的类固醇药物等,如波尼松(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这些都会减低人体内益生菌群的数量和影响正常的人体机能。

6.现代人的饮食结构不够合理。饮食中大量的精细碳水化合物和糖类会促进有害菌和酵母的生长且抑制有益细菌的繁殖。膳食中过多的肉类和过少的蔬菜水果会削弱益生菌的活性。植物性食品通常含有较多的益生元,它是益生菌最喜欢的食物,益生元可显著促进益生菌在体内的繁殖和生长。与西方的饮食结构和习惯相比,亚洲或东方食品其实有不少合理之处,但不幸的是,亚洲国家人们的饮食习惯也日趋西化。

7.抗生素的普及和滥用给人体会带来诸多的副作用。抗生素类药物在杀死体内有害菌的同时,也会杀死体内的有益菌。

8.频繁使用抗酸和其它酸性减少药物,这会降低人体整个胃肠道的酸性,不利于益生菌的生存。

9.以口服避孕药形式被人体摄入的合成雌激素或某些荷尔蒙替代物,会明显减少体内有益微生物菌群的数量。

10.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现代人到全国各地或世界各地出差、旅行变得更加频繁。而各地的环境和饮食中微生物菌群的种类和数量都有所不同,因此,初到异地的人容易出现体内微生物菌群失调症(指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正常菌群紊乱、失调的一系列症状)和益生菌群减少的情况,这使他们表现为腹泻和水土不服等症状。

因此,专家们指出,要维护人体健康,现代人要面对这些种种不利因素,更需要经常性额外补充益生菌。在日常生活中,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经常食用富含益生菌的食品,如酸奶、乳酪、泡菜等发酵食品,是补充益生菌最经济有效的途径。

益生菌与消化道健康----腹泻

腹泻是肠道菌群紊乱引起排泄异常的一个极端症状。严重的腹泻会可引起脱水和身体电解质紊乱,长期慢性腹泻会导致贫血、维生素缺乏、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

益生菌可迅速缓解腹泻,产酸,创造出一个不利于有害病*和细菌存在的环境;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肠粘膜形成紧密的微生物膜,阻挡致病菌入侵。

益生菌与消化道健康----便秘

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过长,会导致多种有害*素被吸收,出现皮肤粗糙、面色枯*、毛发枯干、精神萎靡、肥胖等现象,会诱发余种疾病,甚至诱发结肠癌和直肠癌。

便秘的发生与结肠的PH值有关。益生菌通过降低结肠的PH值使之偏于酸性,降低有害菌数量,调节肠道的正常蠕动,从而改善便秘。那种认为多喝水、多吃纤维食品就可以解决便秘的想法是很片面的。解决便秘的根本方法是解决肠道菌群紊乱的问题。

益生菌与消化道健康——进食不佳、挑食、厌食、积食、口臭

当人体内益生菌数目下降时,腐败菌可能会在上消化道内大量繁殖,导致食欲不佳、挑食、厌食,甚至出现口臭。所以,大概牙龈和牙齿保持健康时,口臭一定源于消化道。

有些人觉得发生以上问题时,中药调理师首选的方案,其实不然,俗话说“是药三分*”,任何药物都要慎用。益生菌,尤其是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可改善机体、脾、胃功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对人体既有保护作用,又有营养作用,被誉为未来的“疫苗”,人体必需靠自身的力量抵御疾病的发生,其次才求助于药物,所以,益生菌解决消化问题值得大力推广,尤其是儿童群体中。

⊙注:本文仅为普及益生菌知识,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扩展阅读:

FKC美肠乐包,含活菌类最多的益生菌补充剂

FKC功效营养素介绍

美肠乐、关节配方和卡迪尔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3/17 2:32:00

在每次的排便中,细心的人可能会注意到,偶尔会有白色类似鼻涕样的黏液随粪便一起排出。事实上,大便偶有少量黏液没有必要引起恐慌,这是正常现象。

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发觉自己排黏液便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且黏液的量越来越多或者混合有脓血,那么医院咨询大夫了,这也许是一种肛肠疾病的征兆。

什么是粘液?

在我们的人体,正常成人每天能产生超过ml的黏液,肠道的黏液是由肠黏膜上皮细胞中的杯状细胞分泌的。黏液层是肠道固有免疫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御外界各类微生物的侵袭,黏液就是黏膜抵御外来侵略的方式之一,同时,还起到润滑作用,能加快食物在胃肠蠕动的作用下进一步消化吸收,终,有助于便便的排出。

生理性黏液便

即由一些非疾病的因素,如过度紧张、惊吓及小肠过敏等,引起的大便中偶尔带有的少量黏液,呈清亮黏液和淡*黏液,量少,不伴随其他症状,可以视为生理性黏液便,是一种正常现象。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下的黏液便因与粪便均匀混合,不易察觉。

病理性黏液便

1

小肠炎时增多的黏液均匀地混于粪便之中。

2

结肠炎,由于粪便已逐渐形成,黏液不易与粪便混匀,来自直肠的黏液则附着于粪便的表面。

不同疾病中可能出现的黏液便

肠蠕动基本正常:

痔疮:

内痔常引起黏液便,其他症状包括:肛瘙痒、便血及肛黏膜肿胀等。

肠道寄生虫:

如贾第鞭毛虫、蛔虫等,黏液便可能是它的的症状。其他可能症状还包括:慢性腹胀、腹泻等,粪常规找到寄生虫卵,血常规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肠道肿瘤:

除黏液便外,可伴有排便习惯改变、消瘦、便血等。

肠蠕动减弱:

便秘:

久坐、饮水不足、高脂低纤维饮食、焦虑抑郁等引起。

肠梗阻:

息肉、肠扭转、肠套叠以及肠道异物等。

肠蠕动亢进:

食物中*:

近72h内有进食哪些可疑食物,一般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肠易激综合征:

年轻人多见,黏液便伴腹痛、不正常的排便习惯,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常可通过心理压力、进食某些敏感食物引起。

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主要可分为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黏液便较常见,除此以外,还可能出现低热、腹部不适、便血等。

大肠恶变

当大便中常混有粘液、血液或脓液,大便次数增多、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大便变细时就要当心是不是肠道肿瘤或大肠恶变。医院进行检测排查。

免责声明:本文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作分享信息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肠道长“息肉”,上厕所会出现4个现象!

●不做胃肠镜,只做CT能查出胃早癌吗?

●一看肠镜结果吓一跳,这就是传说中的黑心肠?

●反酸、烧心、嗓子有异物是怎么了?

关于我们Aboutus

疾病免费咨询

TUhjnbcbe - 2021/3/17 2:32:00
哪些人需要做肠镜?多久做一次?结直肠癌(包括结肠癌、直肠癌,统称大肠癌)是恶性肿瘤家族中“天良未泯”的一种,因为发展迟缓、易于发现和预防,因此被医生们称为傻子癌。然而,就是这个傻子癌,却是被人们遗忘的角落,每年有近20万生命被它无情吞噬!据国家癌症中心年发表的数据,年全国恶性肿瘤死亡和发病排名中,结直肠癌分别列于第5和第位,新发病例约40万,死亡近20万,几乎每半分钟就有一人死于结直肠癌。年9月16日,在第四届“国之名医”盛典上,“中国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诊疗现状调查”的中期结果正式对外发布。该报告的统计数字实在令人痛心疾首,一起来了解一下。统计数字触目惊心,令人震惊!

64%:超过64%的患者完全不了解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

85%:85%的患者不知道怎么筛查结直肠癌;

97%:97%的结直肠癌患者患病前未做过肠镜;

85.8%:85.8%的被调查患者首次就诊原因是发现便血、严重腹泻或腹痛等进展期症状;

7.%:7.%的患者是在诊治其他疾病时偶然发现;

6.9%:仅6.9%是主动体检时发现;

8%:首次确诊时,8%的结直肠癌患者都处于中晚期,且44%的患者已经出现了肝、肺等部位的转移。

透过这些令人震惊不已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并非结直肠癌太过猖獗,而是我们没有足够重视。实际上,原因非常简单,缺少一次肠镜检查!世所公认,结直肠癌是最容易预防的癌症,在早期发现也是很容易治疗的癌症,早期肠癌的治愈率>90%;极早期的黏膜内癌,几乎可%治愈。而晚期的5年存活率在20%以下。针对这个令人痛心的调查报告,作为基层消化内科医生,我想告诉大家一下几点。结直肠癌是最好预防的癌症专家们戏称结直肠癌是“傻子癌”,是最好预防的癌症。结直肠癌的发病套路非常简单,超过90%的结直肠癌,是由结直肠息肉慢慢发展而来。从正常肠黏膜、到长出息肉,大约需要10-0年;从息肉到变成癌,一般需要5-15年时间,因为个体差异不同,有的可需要数十年时间。从息肉到癌形成的这段时间,平均有10年时间。在这三千多天里,哪怕你有一天想起来做个肠镜检查,就能发现并干掉这个息肉,那么癌的隐患就消除了。肠镜是怎么切除息肉的?真这么简单吗?是的,就这么简单。因为肠息肉是突出于肠壁的肉疙瘩,在肠镜下非常容易看见,对于小的息肉,在肠镜检查时候就可以简单粗暴地夹掉;对于较大的、数目多的、性质无法判定的,可以择期进行内镜下切除术。此后,只需要遵医嘱定期复查,就可以了。这样做,基本上就能免于结直肠癌上身。发现癌前疾病和早期肠癌,肠镜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检查手段由于肠道是一个空腔器官,目前其他的检查手段,比如CT、彩超、核磁等,都缺乏敏感性,难以发现早期肠癌,对于肠癌的前身——肠息肉,更是无能为力,等到CT能发现的时候,往往是中晚期了。消化道钡餐虽然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然而,对于黏膜面的观察,钡餐造影远不如胃肠镜清晰,也同样无法对病变进行活检或治疗,所以钡餐造影也是无法取代肠镜的。肿瘤标志物由于较差的敏感性,不能作为肠癌筛查的主要手段。肠镜检查是最直观的检查,它是一个带有高清摄像头的管子,进到我们的肠道后,就比如我们走进一个房间,可以全方位地仔细观察地板、墙壁、天花板等处的瑕疵,一旦发现可疑病灶,可以取点活检拿到显微镜下看看性质;还能对息肉、早癌等进行切除。什么时候开始做肠镜?对于毫无症状的普通人群,我国指南建议是50岁开始做肠镜检查;美国建议是45岁;前几天又有专家建议修改我国指南,也建议45岁开始检查。实际上,在这方面,战斗在肠镜检查一线的基层内镜医生最有发言权。绝大多数的内镜医生都建议不能大于40岁!因为近几年肠癌年轻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二三十岁患上肠癌的也不在少数。因此,安全起见,还是建议40岁前无症状做第一次肠镜,此后根据首次检查情况决定复查的频率。但是对于高危人群则需要提前5-10年做第一次胃肠镜;出现症状者,则不分年龄,立即肠镜及相关检查。什么是高危人群呢?①大肠癌高发区年龄超过5岁者;②有肠道症状的人群。如反复黑便、排便习惯改变,或大便潜血阳性而上消化道检查未能发现病变者,还有排便异常如慢性腹泻或长期进行性便秘的人群;③一级亲属中有大肠癌或腺瘤病史的成员;④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药物治疗后者;⑤大肠癌或息肉手术后或内镜治疗后者;⑥符合以下任意2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粘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酷爱高蛋白高脂肪食品、长期久坐缺乏运动者等。肠癌早期没症状肠息肉几乎没有症状,只有个别大的大的才可能有腹痛便血的情况;早期肠癌也是如此;以至于很多人认为我没症状做什么肠镜?结果就耽误了。就像这个调查报告所说的那样,85.8%的患者是发现便血、严重腹泻或腹痛等症状才去检查的,结果一查就是进展期或者晚期;只有约不到7%的肠癌患者,是无症状时候去体检发现的。我还看过另一组数据,我国的大肠癌只有15%是早期癌,而这些人大多是无症状体检才发现的。因此,无症状体检才是真正的体检,有症状去检查,那就是诊断性检查了。多久做一次肠镜合适?一般来说,首次做肠镜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或者只有个别炎症性息肉,5-10年再做下一次即可;如果发现问题,或者有显著症状,就要根据情况进行复查。一般来说,单个良性大肠息肉摘除术后,刚开始每年需复查一次肠镜,连续2~年检查不复发,之后可以改为每年复查一次肠镜。多个良性大肠息肉,为保险起见,还是要每年做一次肠镜检查。增生性息肉因生长较慢,病人可2~年随访1次。腺瘤性息肉,尤其是伴有上皮内瘤变的,病人随访时间要适当缩短,一般为6个月~1年。绒毛状腺瘤、高级别上皮瘤变和锯齿状腺瘤容易复发和癌变,应当在息肉摘除术后个月复查1次,若无异常,可延长至6个月~1年。有家族史的,要根据病理结果,遵医嘱进行更为频繁的复查和监测。小结大肠癌90%起源于肠息肉,40岁前做第一次肠镜,发现切掉,就能免于患癌;肠镜检查,既是预防手段,又是治疗手段。肠息肉、大肠癌的发生,与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烟酒、遗传、久坐、肥胖、缺乏锻炼、炎症性肠病等因素相关,在生活上要多改掉不良习惯、摄入新鲜蔬果,适度锻炼等等;但也不能完全避免,因此及时肠镜检查最为保险。早期肠癌可以治愈。没有任何检查能够替代肠镜。肠镜检查不再痛苦,可以选择无痛肠镜。

-End-

硬化网

投稿邮箱:zgyh

tytiu.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肠癌最新调查97没做过肠镜,83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