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腹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啮齿目动物携带病毒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TUhjnbcbe - 2021/5/1 19:33:00
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

啮齿目动物是哺乳动物种群中种类最多并在全球地理位置分布最广泛的一个类群,他们的活动区域与人类的生活空间有广泛的重叠。啮齿动物约占哺乳动物种类的43%,是一些病*的重要自然储存宿主,这类动物将人类与野生动物联系在一起,使得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些可致病的病*有机会感染人类,导致一些传染病的流行与爆发。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病*检测技术的成熟,已经发现在啮齿目动物体内存在30余种高致病性的病*。现就啮齿动物体内发现的冠状病*、沙粒病*、布尼亚病*、指环病*、*病*以及小RNA病*的研究进展及其公共卫生意义进行综述。

啮齿类动物(Rodentia)属于哺乳纲真兽亚纲,是哺乳纲中种类最多、分化最大的一个类群,也是世界范围内分布最广泛的哺乳动物。目前,世界上现存的啮齿类动物包括5个亚目,35个科,属,约种,大约占哺乳动物总种数的43.74%,在我国已经发现大约种啮齿类动物。近年来,人类新发传染病大多都是由病*引起的,啮齿动物中的鼠科是许多感染人和其他动物的致病病*的主要天然宿主,具有分布广泛、种类数量繁多、繁殖能力强、适应性强等特点,与人类联系密切;另外,在城市边缘生存的鼠类以及一部分家鼠促进了病*感染人类并引发传染病。啮齿类动物不仅在陆地上生活,也有一部分存活在空中和水中。啮齿动物主要是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传播疾病,如被鼠咬伤、食用被鼠污染过的食物或是通过蜱、跳蚤等媒介传播,应该特别引起注意并加强防范意识。啮齿类动物作为哺乳动物中占比最大的一部分,携带多种与人类密切相关的病*,对人类健康有较大危害,掌握啮齿动物携带病*状况,对疾病防治有重要意义。1布尼亚病*科

布尼亚病*的首次发现是年在非洲乌干达西部布尼亚韦拉地区,已知包括多种病*,是一类有包膜的单股负链RNA病*,可引起一些有较高致死率的疾病,被认为是对人类有较大危害的病*科。该科病*的病*体大多为圆形或卵圆形。

1.1汉坦病*(HV)

汉坦病*属布尼亚病*科汉坦病*属,是一种有包膜分节段的负链RNA病*,主要由啮齿动物传播,可引起两种急性传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汉坦病*肺综合征(HPS)。

HFRS是一类以发热、出血和肾功能受损为主要特征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病死率可达0.1%~15.0%;HPS主要引起急性发热、进行性呼吸衰竭,病死率高达35%。HV流行广泛,危害严重,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问题。但啮齿类动物感染汉坦病*后几乎没有任何症状,也不影响其繁殖发育,甚至可以终身携带汉坦病*并排泄病*。这使得汉坦病*与宿主之间形成共同进化并对汉坦病*的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1.2新型布尼亚病*(SFTSV)

新型布尼亚病*属于布尼亚病*科白蛉病*属病*。目前,对SFTSV病原宿主的调查较多,但大都集中在对蜱类等媒介昆虫的研究中,对人类特别是与本病高发的农民接触密切的鼠类带*情况的研究较少。段晓梅等在年9—11月对*部分地区的疑似SFTSV宿主动物——小型啮齿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不同种属的检测结果表明,带*率最高的为灰仓鼠50%,其次为子午沙鼠17.41%,而其他鼠种检测均为SFTSV-S片段核酸阴性样本。本研究同时表明,小型啮齿动物子午沙鼠不仅密度高而且多器官携带SFTSV,初步认为是SFTSV的宿主之一。但鼠类作为SFTSV传染源的作用及传播机理有待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2冠状病*(CoV)

冠状病*属于冠状病*科。由于CoV可以导致人类严重传染病,对CoV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冠状病*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经口液、喷气、接触等方式感染呼吸道、肠道、肝脏和神经系统,从而引起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病原体。

首次在鼠科动物体内发现冠状病*是年从小鼠身上分离出来的,并命名为小鼠肝炎病*。年,在大鼠体内中分离得到了另一种冠状病*,命名为大鼠涎泪腺炎病*。王文等年在浙江省龙泉市和温州市鹿城区的褐家鼠中分离出了一个新型冠状病*并将其命名为LuchengRnratcoronavirus(LRNV),该病*属于Alpha冠状病*。另外,在龙泉市的罗赛鼠、*胸鼠以及社鼠中发现了新种LongquanR1ratcoronavirus(LRLV),并在黑线姬鼠、褐家鼠和罗赛鼠中发现了同是新种LongquanAamousecoronavirus(LAMV)。

3沙粒病*科

沙粒病*科按照宿主动物的不同被划分为3个属,分别是爬行动物沙粒病*属(RARV)、哈特曼病*属(HARV)以及哺乳动物沙粒病*属(MARV)。

目前,发现的MARV属中的病*一共有35种,大多数的病*天然宿主为啮齿动物。

鼠类感染沙粒病*后几乎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但是人类如果直接或间接接触到鼠类就会感染沙粒病*从而导致发病。沙粒病*科的沙拉热病*(LASV)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病*,感染人类后致死率较高,拉沙热在年首次报道于尼日利亚东部拉沙镇,其病原拉沙病*的自然宿主为多乳鼠。该病*传染性极强,且存在广泛的亚临床感染。沙粒病*科中自然宿主为小家鼠的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炎病*(LCMV),由于小家鼠在全世界都有分布导致LCMV是沙粒病*科中唯一一个世界广布种。年,张永振等在褐家鼠中分离到一种新的MARV,并命名为温州病*(Wenzhouvirus,WENV)。

4*病*科

*病*科是一类单股正链RNA病*,分为4个属:(1)*病*属,包含重要的病原体如*热病*、日本脑炎病*和登革热病*;(2)瘟疫病*属,如牛病*性腹泻病*;(3)肝炎病*属,如丙型肝炎病*;(4)趋肝性病*属。

*病*科中有许多成员都可以感染人和哺乳动物,蜱传脑炎病*(TBEV)属于*病*科*病*属,若是人感染上TBEV会导致发烧、呕吐、意识障碍及肢体瘫痪。感染的媒介是蜱虫,如堤岸田鼠、黑线姬鼠等多种啮齿目动物是TBEV的自然宿主,这些宿主使得TBEV在蜱虫之间的传播更加容易。

5指环病*(AVs)

指环病*是一类没有包膜的单股负链环状DNA病*,ShokoNishiyama等年在英国筛查了当地只啮齿动物,其中包括黑线姬鼠、平原田鼠、河堤田鼠、银行田鼠以及家鼠,通过筛查发现指环病*在前3种啮齿动物体内高度流行,在银行田鼠中检测到的频率较低,在家鼠中并未检测到。李玉晖在年检测了我国一些代表性省份的42种啮齿目的咽拭子和肛拭子样品,结果显示,除鼠科的田鼷鼠、针毛鼠、板齿鼠、仓鼠科的黑腹域鼠、长尾仓鼠以外的37种啮齿目动物都携带指环病*,表明大多数啮齿目动物都携带指环病*。

6小RNA病*科

小RNA病*科包含68个种35个属,目前为止有许多国内外的学者在啮齿目动体内分离鉴定出多种小RNA科的病*,有一些与使人和动物致病的病*同源性较高,从而可以推断出啮齿目动物可能是一些小RNA科病*的自然动物宿主。

Firth等年在纽约的褐家鼠中分离鉴定出许多与导致人和动物致病病*非常相似的己知的小RNA病*和新的小RNA病*。Drexler等年对种小哺乳动物进行分离检测,得到了动物源性的甲型肝炎病*(HAV),通过分析表明HAV起源于小型食虫哺乳动物,人类HAV起源于啮齿目动物。Salisbury等人在英国的多只堤岸田鼠中都发现了小RNA病*科的Ljungan病*(LV),LV会导致鼠类的心肌炎以及使鼠类出现类似糖尿病的症状,需要进一步评估其是否可以跨种传播以及传播后对其他物种造成的危害。这些研究指出有多种小RNA病*的自然动物宿主是啮齿动物,但是小RNA科的病*在自然界中是如何进化以及传播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7展望

近几十年来,全球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除了少数年份未见报道以外,大多每年都有一种或更多的新发传染病被发现,这已经成为全世界都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新发传染病流行或者暴发大多是由动物源性病原体引起的,不好掌控的是野生动物体内所携带的未知病原体具有突发性,在传染病刚开始流行时,人们无法判断病原,对其如何流行以及传播均不能确定,使得防治工作极为困难。野生动物宿主可以使新发传染病的病原跨种传播感染人类,而人一旦感染此类病*就会导致人传人现象以及疾病的流行与暴发。啮齿动物具有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繁殖能力强等特点,其体内携带的一些病*感染人类更加容易,因此更加深入地了解啮齿动物携带病*的种类对今后新发传染病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END

免责声明:以上部分图片和资料均来源于网络,由我方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改正或删除。

资料来源:苏航,徐春雨,贾修岐,于成文,王述艳,金志民.啮齿目动物携带病*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生物化工,,7(01):-.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啮齿目动物携带病毒的研究进展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