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小朋友都是降落在人间的萌萌哒小天使,每个小天使都有自己的撒娇卖萌小技巧,比如眨眨眼、嘟嘟嘴……可是有一部分小天使出现不自主的眨眼、咧嘴、皱鼻子、摇头等动作的时候,就有可能不是卖萌啦,要警惕一种名为“儿童抽动障碍”的疾病。
Q
Q:什么是儿童抽动障碍?
A
A:儿童抽动障碍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主要有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两种表现形式。运动性抽动常表现为挤眉弄眼、咧嘴、耸鼻子、摇头、耸肩、以及四肢躯干扭动(踢腿、甩胳膊、扭腰)。发声性抽动常表现为清嗓子、“嗯嗯”样发声、“哼哼”样发声、“犬吠样”发声。以5-12岁最为多见,8-12岁最为严重,男孩发病多于女孩。
Q
Q:儿童抽动障碍是怎么发生的呢?
A
A:现代医学认为此病的可能由遗传神经生物;过于紧张的家庭社会环境(如:父母老师寄于孩子过高的要求和期望、打骂、说教等)、惊险刺激游戏、视频耳濡目染造成孩子精神压力过大;心理创伤、药物滥用等因素单独或联合致病。中医认为此病属“慢惊风”范畴,可由吐泻日久急惊反复发作所致脾虚肝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所致脾肾阳虚、急惊迁延不愈肾阴亏损所致阴虚风动而发病。
Q
Q:孩子出现儿童抽动障碍相关症状该怎么办?
A
A:医院儿科专科就诊,求助专业的儿科医生,明确诊断,评估病情,切不可“病急乱投医”。儿童抽动障碍需与癫痫、风湿性舞蹈病、肌张力障碍、肝豆状核变性、心因性抽动等疾病加以鉴别。因此医生会根据病情需要开出脑电图、头颅MRI、抗链球菌溶血素O、心理评估等检查以资鉴别。
Q
Q:确诊后应如何治疗?
A
A:轻度抽动障碍患儿多数采用单纯心理行为治疗或口服中药便可奏效中重度抽动障碍患儿治疗原则是心理行为治疗基础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一线用药有硫必利、舒必利、氟哌啶醇、可乐定等,虽在短期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但长期服用容易导致孩子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嗜睡、乏力、口干、恶心、视物模糊等不适症状,严重者导致幻视、幻听、抑郁、自闭等疾病,因此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争议性。中医药及中医特色治疗在这方面相对更有优势,中医将此病归入“慢惊风”范畴,根据孩子症状辩证为不同证型,采用与证型相应的方药进行调剂,制成便携便服配方颗粒,或带药回家自煎。同时配合耳穴压丸、揿针、小儿推拿等中医特色治疗,可奏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此治疗患儿配合度高、耐受性强、依存性高,疾病也就迎刃而解了。
Q
Q:家长应该配合医生做些什么?
A
A:1.家长首先要调整自己的焦虑情绪,不要在患儿面前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