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理念
是中医理论一大特色,
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
我们需要做到
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防止病情进展与传变,促进疾病康复。
图:摄图网
功能性消化不良
这是指具有慢性消化不良的相关症状,
但其临床表现不能用器质性、
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等来解释。
本病虽然不会危及生命,
但由于病情反复,迁延难愈,
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
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
图:摄图网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学的“痞满”、“胃脘痛”等范畴。其主要症状为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同时常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多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病情反复,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
图:摄图网
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病因多因感受外邪、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志失调、先天禀赋不足等多种因素引起。
未病先防,防止发病
1、饮食有节
俗话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可见日常饮食习惯在脾胃病方面很重要。
在日常饮食中,饮食需规律,每日三餐定时定量,每餐宜七分饱,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食物;少吃零食、煎炸、油腻、难消化食品;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生冷、腌制食物;戒烟、戒酒、戒浓茶、戒浓咖啡。
图:摄图网
2、运动锻炼
《*帝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要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结合瑜伽、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气功等运动来陶冶情操,缓解压力,可增加人体的胃肠功能,使胃肠蠕动加强,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图:摄图网
3、调畅情志
怒伤肝,思伤脾,不良情绪可导致肝气郁结,肝胃不和,从而出现胃脘胀痛、食欲下降、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良好的情绪则有益于脾胃功能的正常活动。
图:摄图网
既病防变,防止传变
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一直以来都深入人心,效果也是大家有目可睹的。治疗以调理气机、固护脾胃,以健脾理气为基本大法。临床中分有辨证分型论治和中医外治法治疗。
辨证分型论治症见:胃脘痞闷或胀痛,食少纳呆,嗳气,面色萎*,疲倦乏力,便稀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弦。
治法:健脾和胃,理气消胀。
主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常用药物: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木香、砂仁。
图:摄图网
症见:胃脘胀满或胀痛,肋胁胀满,情志不遂诱发或加重,心烦,嗳气频作,口干口苦,急躁易怒,善太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治法:理气解郁,和胃降逆。主方:柴胡疏肝散加减。常用药物:柴胡、芍药、川芎、枳壳、陈皮、香附、甘草。图:摄图网症见:脘腹痞满或疼痛,口苦口黏,纳差,头身困重,恶心欲呕,大便不爽,小便*,舌红,苔*厚腻,脉滑。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主方:连朴饮加减。常用药物:厚朴、川连、石菖蒲、制半夏、香豉、焦栀、芦根。图:摄图网症见:胃脘隐痛或痞满,食少或纳呆,精神倦怠,泛吐清水,疲乏,喜温喜按,手足不温,大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治法:健脾和胃,温中散寒。主方:理中丸加减。常用药物:人参、干姜、白术、甘草。图:摄图网症见:胃脘痞满或疼痛,胃脘嘈杂不适,喜温怕冷,纳呆,恶心或呕吐,口干口苦,肠鸣,大便稀溏,舌淡,苔*,脉弦细滑。治法:辛开苦降,和胃开痞。主方:半夏泻心汤加减。常用药物:半夏、*连、*芩、干姜、人参、甘草、大枣。图:摄图网注意!
中医讲究辩证论治,
一人一药方,
具体选方用药
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请勿自行抓药治疗。
图:摄图网
中医外治法中医治疗方面除了内服中药,还有许多中医特色治疗,如按摩、灸疗都具有健胃消食作用的养生穴位,既绿色又不花钱,何乐而不为呢?
足三里穴
中医认为,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足三里是治疗脾胃疾病的要穴。《四总穴歌》里说“肚腹三里留”,是指凡是消化系统问题的病症都可以用足三里治疗,有病治病,没病强身健体。
按摩足三里,堪比催动人体自带的一株灵芝仙草,其对消化系统具有双向良性调节的作用,比如腹泻了按摩它可以止泻,便秘了按摩它可以通便。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
第1步:坐位;
第2步:同侧手张开,食指第二指关节桡侧缘对准犊鼻穴下缘,小指第二指关节处即是本穴。
①胃痛、呕吐、噎膈、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胃肠病证;②下肢痿痹;③心悸、失眠、癫狂等心脑病证;④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⑤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要穴。
四缝穴
四缝是经外奇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用穴。遇到消化不良的问题,按摩就行,最好是用大拇指用力掐按,效果很神奇。
仰掌伸指。在第2~5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一手4穴,左右共8穴。
仰掌。第2指至第5指的第2指关节横纹的中点处,即为本穴。
①小儿疳积,腹泻,蛔虫病;②百日咳,气喘,咳嗽。
下脘穴
《灵枢·四时气》:“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
下脘穴也叫幽门穴和下管穴,其具有缓解腹胀、吐泻、消化不良等病症的作用,按摩下脘穴有疏导水湿、减肥排*的作用。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第1步:仰卧位;
第2步:沿前正中线向下触摸,找出胸骨体与剑突间行成的凹陷,即胸剑联合;
第3步:将胸剑联合与脐中连线分为4等分;
第4步:该连线的下1/4与上3/4交点处,即为本穴。
①腹痛、腹胀、食谷不化、呃逆、腹泻等胃肠病证;②痞块。
消化不良其病根在胃部,所以只要疏肝理气,就能解决消化不良问题。以下这三个穴位一发热,心包经的功能提升,心火升久可以旺到胃土,好胃口就来了,消化功能也增强了!它们是:
大陵穴
这个穴位在五行属土,对应着脾胃,是我们手上一味很经典的“健胃消食片”,降胃火、去心火,提升胃动力。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来调。
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第1步:伸臂仰掌,微曲腕握拳;
第2步:在手臂内侧可触摸到两条明显条索状筋(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
第3步:在近掌侧腕横纹中点,两筋之间的凹陷处,即为本穴。
①心痛,心悸,胸胁痛等心胸病证;②癫狂;③胃痛,呕吐,痫证;④腕臂痛;⑤咽炎,腋淋巴腺炎,疥癣。
劳宫穴
劳宫穴是心包经的荥穴。主治心、心包、胸、胃的病证。五行属火,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改善精神紧张、促进食欲。可用手指按压左右手本穴,各约10~20秒,每天1~2次。
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第1步:握拳屈指;
第2步:中指尖所指掌心处,在第二掌横纹稍下方,偏于第3掌骨侧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①心痛,心悸;②癫狂痫;③口疮,口臭,*疸,食欲不振;④手癣,手指麻木;⑤高血压。
内关穴
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具有定惊止悸,涤痰开窍,宽胸理气,和胃降逆,养心安神,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作用。点揉此穴能宽胸理气,宁神和胃。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第1步:伸臂仰掌,微曲腕握拳;
第2步:在手臂内侧可触摸到两条明显条索状筋(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
第3步:从近掌侧腕横纹向上量2横指(大拇指指间关节部位的横径为1寸),两筋之间的凹陷处,即为本穴。
①心痛,心悸,胸痛、胸闷等心胸病证;②胃痛,呕吐,呃逆等胃疾;③失眠,癫痫等神志病证;④上肢痹痛、偏瘫、手指麻木等局部病证。
另外,肠胃不好时,饮食也应特别注意,应以粥等流食为主,如胡萝卜粥、茯苓芡实粥、小米粥、燕麦粥等。
瘥后防复,防止再发
1、饮食调护
食疗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起着很大的作用,广东人喜爱煲汤,我们可以根据中医体质辨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指导食疗,促进疾病痊愈。
脾胃虚弱者,应尽量少吃寒凉的食物,用瘦肉、山药、*芪、大枣煲汤,可健脾胃,补虚损。
脾胃湿热者,用赤小豆、炒薏苡仁煮水代茶饮,可清热祛湿。
肝胃不和者,用陈皮、玫瑰花、合欢花泡水代茶饮,可疏肝理气;
图:摄图网
脾胃虚寒兼食欲不振者,用胡椒、山楂煲猪肚,可温脾养胃;
食积气滞者,用鸡内金、麦芽、佛手煲汤,可健胃消食。
2、情志调护
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身上,情志调护尤为重要。《*帝内经》云:“怒伤肝、思伤脾、喜伤心、忧伤肺、恐伤肾,百病生于气也”。
首先,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面对这个疾病,因病程往往比较长,容易反复,需要耐心服药与调护,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其次,需调控好自己的情绪,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对于肝火旺、肝气郁滞患者,少发脾气,可找聊心的朋友诉说自己的情绪及存在的不适,以舒畅自己的心情。
图:摄图网
最后,可以使用移情易性法获得愉悦。将自己投身于爱好中,如欣赏音乐、戏剧、歌舞,或读书吟诗,种花垂钓,琴棋书画,陶冶情操、怡养心神。
3、起居调护
有规律的生活起居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调养非常重要,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早睡早起。经常熬夜会扰乱生理规律,削弱胃的屏障修复功能。患者除要按时用药外,还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劳逸结合,保持精神愉快,帮助脾胃运化功能。
图:摄图网
推荐常用中药煲汤
1.*参淮山猪排骨汤
*参20克、淮山药15克、红枣5个、猪排骨克。
健脾祛湿,益气和胃。
把猪排骨洗干净斩成段,放入沸水里焯去血水,捞出用冷水冲洗干净,放入砂锅里,将山药去皮洗干净切成块状,洗净*参、红枣后一起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在锅中放入葱段、姜片、*酒,先用大火烧沸,待汤煮开后,再用小火煮30分钟,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图:摄图网
胃阴亏虚者忌服。
平素脾胃虚弱的人更易湿邪困于体内,常表现为食欲不佳,上腹胀闷,嗳反,肢体乏力,口淡无味,大便稀溏等症状,舌质淡,脉细弱,脉沉细。
此时,我们建议煲*参淮山猪排骨汤,有健脾祛湿之效,可提高人体的食欲,增强免疫功能。
图:摄图网
2.*芪云苓炖猪肚汤
北*芪30克、云苓20克、红枣6个,猪肚1个。
健脾益气。
图:摄图网
把北芪、云苓洗净,再将猪肚用清水冲洗干净,翻转用盐和生粉揉捏擦匀,然后重复数次,反复清水冲洗,后放入沸水锅中焯水洗去血污,一起置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最后放入红枣6个,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1个小时,加入盐、姜丝调味。
肝阳上亢、阴虚火旺者忌服。
脾虚湿困的人常表现为纳呆,胃脘胀闷,嗳气反酸,疲倦乏力,口淡无味等症状,舌质淡,脉细弱,脉沉细。
来源:广州医院,如有侵权请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