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腹泻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缠人的慢性腹泻
TUhjnbcbe - 2021/6/17 21:17:00
北京哪间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慢性腹泻的话。什么是慢性腹泻?马淑然老师带你研究研究~

什么是慢性腹泻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又称泄泻。是指粪质稀薄,大便次数明显增多,甚至泻出如水样。

腹泻分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两类。

急性腹泻一般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内。

如果经常反复腹泻,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我们医学上称之为慢性腹泻。这类人群如果只吃一些止泻药,只能治标不治本,所以造成了反复发作的后果,而中医在治疗慢性腹泻上有优势。

什么原因引起慢性腹泻

西医认为,慢性腹泻原因有肠道感染性疾病,如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细菌性疾病、肠结核等;

肠道非感染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放射性肠炎,缺血性肠炎;

肿瘤,如大肠癌、小肠恶性淋巴瘤等;

小肠吸收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均会引起慢性腹泻。

中医认为,引起慢性腹泻的主要原因病机是饮食因素、体质因素、情绪因素、房劳过度、年龄衰老等造成脾虚湿盛、或肝脾不和、或肾阳不足、或肠道湿热,从而出现慢性腹泻的不同类型。

1.长期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之气:比如经常饥一顿、饿一顿,好吃的吃个死,不好吃的死不吃,或偏嗜温热、或偏嗜寒凉,或偏嗜五味(酸、辛辣、甜、苦、咸等),损伤脾胃之气,或过于劳累,劳则气耗,导致脾气受伤,或各种慢性病日久不愈导致脾胃损伤,脾虚清阳不升,水湿内盛,水谷夹杂而下则泄泻。

2.慢性腹泻长期不愈,加之房劳过度和年老,造成肾阳亏虚。肾阳不能温暖脾阳则易形成五更泻。这种泄的特点是每天清晨起来即泻,其他时间不泻。因其发生在鸡鸣的五更天,故又称为“鸡鸣泻”。为什么早晨即泻呢?《内经》云:“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如果泄泻日久,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阳,运化失常,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较甚,则腹部作痛,肠鸣即泻。

3.情志不节,造成肝气郁滞,肝旺乘脾,引起腹痛即泻,泻后痛减。中医认为,肝属木而主疏泄,调畅气机,性喜条达,可以调节人的精神情志,调畅脾胃气机,疏利胆汁于肠道,进而促进脾胃运化。脾属土而主运化水谷。如果精神紧张,心绪不宁,情志不畅,肝木就会失去条达之性,以致肝气郁结,进而克伐脾土,导致脾失健运,水谷运化失常,从而引起腹痛腹泻,腹痛是肝气郁滞,不通则痛,泄泻是脾虚清阳不升,水谷夹杂而下造成。

4.素体体质湿热,加之偏嗜辛辣、刺激油腻之品,引起肠道湿热。肠道湿热阻滞肠气机,可见大便臭秽、泻下不爽。

慢性腹泻的危害

很多人患有慢性腹泻,由于平时工作较忙,一般无暇顾及,以为不就是每天大便比别人多一两次嘛,没什么大不了的。

其实,长期慢性腹泻不但会引起消化吸收障碍、营养不良,如消瘦、维生素A缺乏的干眼症及角膜软化症等,还会引起体内水,电解质紊乱,出现酸中*或碱中*等,还会继发反复感染,出现中耳炎、口角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疖肿、败血症、泌尿道感染及静脉炎等,严重者还会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感染性休克、中*性脑病等。慢性腹泻有时甚至是糖尿病、甲亢、肝癌、大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的危险信号,这里奉劝大家切莫掉以轻心呦!

腹泻检查

首先要做粪便检查:看看是否有出血,脓细胞,原虫,虫卵,脂肪滴等。

其次,要做小肠吸收功能测定:看看肠道吸收功能状态。

再次,还要做X线及内窥镜检查,看看病变位置,以及肠道运动功能状态等。

必要时可做超声、小肠黏膜活组织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病理性质。

慢性腹泻的治疗

在医院明确慢性腹泻的诊断之后,如果是肠道器质性病变,要运用西医疗法治疗慢性腹泻,除了消除病因治疗原发病灶外,一般只有对症治疗,用蒙脱石散或*连素止泻。这种治疗对于功能性慢性腹泻一般效果不显著。

如果是肠道功能紊乱,如“肠易激综合证”或慢性炎症性病变,如慢性结肠炎等,单纯用西医疗法则治标不治本,最好采用中医疗法,或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较好。中医治疗功能性慢性腹泻标本兼治,具有优势。中医一般分为四型辨证治疗。

(一)脾胃虚弱型

这种类型的泄泻主要表现为“吃什么拉什么、食油腻则泻”,中医叫“完谷不化”即完整的谷物不能消化,比如吃玉米拉的还是玉米粒,吃西瓜拉的是红瓤子,有时候如果整个黑西瓜子吃下去也会拉出完整的黑瓜子。

主要症状有大便溏泄,脘腹胀闷不舒,稍进油腻之物,大便次数增多,久泻不止,面色萎*,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病人常有“水土不服”,一旦异地而居则易泄泻,或喝牛奶也容易拉肚子。治法为健脾益气,化湿止泻。代表方为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常用药物:*参15g,白术20g,茯苓15g,甘草5g,砂仁10g(后下),陈皮10g,桔梗10g,扁豆20g,山药15g,莲子肉15g,薏苡仁20g。水煎服,日一剂。一般7剂见效。

中成药可以选用参苓白术丸,六君子丸等。如果脾虚生寒,伴有腹泻、腹冷,畏寒等症状可以选用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等。

(二)肾阳虚衰型

这种类型的泄泻主要表现为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痛减。中医叫“五更泻”。

伴有腰膝冷痛、畏寒肢冷、神疲,舌淡胖、苔白,脉沉细弱等肾阳虚衰证。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代表方为四神丸加减(《证治准绳》)。

常用方药:补骨脂15g,肉豆蔻10g,吴茱萸3g,五味子10g,*参20g,白术15g,干姜10g,石榴皮30g,升麻8g,乌梅10g。水煎服,日一剂。一般14剂左右见效。

中成药可以选用四神丸、附子理中丸。若久泻脱肛,可以加用补中益气丸。

(三)肝脾失调型

这种类型的泄泻主要表现为一紧张或工作压力大或情绪波动则腹痛即泻,泻后痛减。常伴有情绪易于急躁,易怒,胁肋胀痛,神疲乏力,纳呆,舌淡红,脉弦。治法:抑肝扶脾。代表方为痛泻要方(《景岳全书》)。

常用药物:白芍30g,白术15g,陈皮10g,防风10g,法夏10g,薏苡仁20g,猪苓30g,茯苓15g,柴胡10g,枳壳10g,扁豆30g。水煎服,日一剂。一般3剂左右见效。

中成药可以选用逍遥丸合参苓白术丸一起使用,其中逍遥丸舒肝健脾,参苓白术丸健脾止泻。

(四)湿热型

这种类型的泄泻主要表现为“大便粘滞不爽”,一般伴有大便臭秽,想拉拉不出来,中医叫作“里急后重”,全身症状主要有面部多油,或头油多,面色秽浊,或舌质红,苔*腻,脉滑数或濡数等湿热证。治法为清利湿热,健脾行气,代表方为葛根芩连汤加减(《伤寒杂病论》)

常用药物:葛根30g,*芩10g,*连10g,木香10g,焦槟榔10g薏米30g,扁豆30g,茯苓10g,砂仁10g(后下),水煎服,日一剂。一般7剂左右见效。

中成药可用葛根芩连丸合香连丸一起服用。

慢性腹泻的预防与调养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养”,患了慢性腹泻也是如此,其预防与调养也十分重要。具体如何调养呢?总的原则是辨证调养。即是根据不同的腹泻类型分别进行调养。

(一)脾胃虚弱型

可以吃健脾止泻的食物,如莲子、薏米、扁豆、山药、芡实,配合外敷、足浴疗法。

1、食疗粥糕:

(1)芡实粥和芡实糕

新鲜的捣烂如泥,干燥的要研成粉,再加入糯米做粥或者做芡实糕吃。因为糯米也非常适宜脾虚泄泻者服食,有补中益气止泻的作用。

芡实粥:芡实30g,糯米20g,熬粥喝。芡实粥是一道汉族药膳,本粥具有健脾胃,止泻痢的作用,任何人产后均可服用,尤其适宜于脾胃虚弱,反复腹泻者。

芡实糕:最早西塘古镇就有这类的芡实糕西街糕店将原西塘八珍糕做成软糕既现在的芡实糕有健脾胃的功效。把芡实粉碎加糯米粉做成糕,传统手工糕点可以做出很多口味,也就是西塘芡实糕的特色。

鲜芡实克糯米粉克白糖适量。

选用七、八月份新鲜芡实,放入锅内加水煮熟后,去壳晾干,研粉,同糯米粉、白糖一起加水拌和均匀,揉成面团,然后如常法做成芡实糕,蒸熟即可。

(2)莲子山药薏米粥

莲子30g,山药30g、薏米30g,粳米50g,煮粥。本粥具有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之功效。常用于脾虚泄泻,带下,遗精,心悸失眠。

2、补脾止泻小妙招

外敷——取刚蒸熟大米饭,在手中拍成一小圆饼,将胡椒粉1克,撒饭饼中心,待稍凉贴于脐上,4~8小时后去掉。治疗脾虚腹泻。

浴足——配方:胡椒、透骨草各9克,艾叶克。

用法:将上药煮水,洗双足。1次30~60分钟,1日3次,连用数日。适合于脾虚肾虚寒泄。

(二)肾阳虚弱型

可以吃温肾助阳的食物,如荔枝粥疗法,并配合外敷和灸法。

1、荔枝粥疗法:荔枝味甘、酸、性温,入心、脾、肝经。果肉具有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补心安神的功效,因酸味收敛止泄,故适宜阳虚腹泻之人食用。据《泉州本草》介绍:“治老人五更泻:荔枝干,每次五粒,春米一把,合煮粥食,连服三次。配加山药或莲子同煮更佳。”如果买不到荔枝干,可用肉桂代替。肉桂,就是厨房里炖肉的香料,又叫官桂、桂皮。能补元阳、暖脾胃,对阳气不足、腹冷泄泻者尤宜。可用肉桂研末,每日早晚各用2~3克,调入稀粥内服食,或用肉桂3~5克,红糖10~15克,水煎去渣,分2次温服。

2、温肾止泻小妙招

外敷药物:大蒜捣烂,贴敷足心;或吴茱萸研细为末,以盐卤调和,涂贴于两足心。

灸法: 选命门、天枢(双)、关元等穴位进行艾灸。艾叶性味辛温,能回阳救逆、通行经脉、调理气血、祛除阴寒。在点燃时气味芳香,热力温和,善于窜透,能使热力达到深部。由于艾叶性热,不宜多用,每次灸半根或一根艾条即可,每穴5~10分钟,隔日一次或三日一次。以10次为一个疗程。注意艾条火焰与皮肤的距离,避免出现烫伤、起泡等不良反应。经过治疗,大便成形或出现便秘应停用。(请嘉宾上台配合)

(三)肝脾不调型

这一型患者推荐茶饮方和艾灸疗法调养。

1、茶饮方

玫瑰防风茶:玫瑰花12克,防风12克,扁豆花24克,茉莉12克,红糖适量。前四味水煎取液,加糖,代茶频饮。

木瓜饮《颜氏验方》:新鲜木瓜1枚,白砂糖适量。将木瓜洗净,去皮切片,隔水炖熟即成。取木瓜蘸白砂糖食用。木瓜酸温,《本草再新》谓其能“敛肝和肠胃”,收敛横逆之肝气,俾脾胃得以调和,则泄泻自止。

2、艾灸三阴交合足三里。

三阴交:三阴交位于足太阴脾经穴位,位于小腿内侧,踝节上三寸。

灸法: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每日灸一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功效:清利温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舒肝理解气,通经活络。

功效:疏通大肠腑气,使津生而便通。

足三里:足阳明胃经穴位,位于膝盖下方凹陷约3横指宽的地方,左右各一。

灸法: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每日灸一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功效:能使气血源源不断生长。

(四)湿热型

这种类型的腹泻主要可以吃马齿苋粥和外敷疗法调养。

1、马齿苋粥:原料:鲜马齿苋克(或干马齿苋50克)、大米50克。做法:鲜马齿苋洗净、剪碎,加适量水,煎煮30分钟,捞去药渣;再加入淘净的大米,继续熬煮成粥即可。中医认为,马齿苋,味酸而性寒,主要归于脾与大肠经,兼入肝经。其清热解*、凉血止痢的功效比较突出。

2、外敷疗法:

苦参粉适量,温水调成煳状敷脐。苦参,味苦,性寒;归肝、肾、大肠、小肠、膀胱、心经。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对肠道湿热引起的湿热泻痢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连适量,研为细末,鸡蛋清调成膏,贴双足涌泉穴。*连,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从*连里提取的*连素是临床治疗是治疗湿热泻利的常用药物。

亲爱的朋友们,慢性腹泻不但是我们消化系统的“隐形杀手”,还是我们身心健康的“危险信号”,切莫轻视、早期治疗、辨证调养,相信您能摆脱“慢性腹泻”的尴尬,活出自信,活出精彩!

配图

来源于网络

文案

马淑然

排版

开心儿~

长按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缠人的慢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