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增烈
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
利福昔明(RX)用于感染性肠道疾病已有不少报道,而其在非感染性肠道疾病中的应用也有一定建树。
药理作用
利福昔明的大名,很容易使我们想起“利福家族”中那些“长辈们”:利福平、利福喷丁、利福霉素等,利福昔明无疑是这一家族中的“后生”了。
利福昔明为利福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抗菌谱广,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需氧菌与厌氧菌都有高度抗菌活性,其抗革兰阳性菌活性较革兰阴性菌强。口服利福昔明后极少从肠道吸收,吸收率低于0.4%,在体内其他脏器如肝、肾、肺分布也极少,大部分药物通过肝、胆,随粪便排泄。
利福昔明与利福霉素作用机制相近,它与依赖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核糖核酸(RNA)多聚酶不可逆结合,阻止多聚酶与脱氧核糖核酸连接,从而阻断核糖核酸准录过程,最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杀菌作用。实验研究未发现利福昔明的基因*性与细胞*性,却发现其可防止过氧化氢导致的脱氧核糖核酸损伤。
另一方面,胃肠道上皮细胞内有一种特殊物质孕烷X受体(PXR),能够弱化促炎症因子,因而具有保护胃肠道黏膜的作用。利福昔明可激动孕烷X受体,达到减弱、抑制肠道炎症反应的目的。
临床应用
01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占到肠道专家门诊的三成以上,其直接原因为肠道运动功能失调,而引起功能失调的原因不明,常与患者过去的肠道感染关系密切,也与某些特殊食物(因人而异)、情绪、气温变化等有关。症状为便前腹痛,大便多为黏液便、稀水便或软便,也可表现为便秘,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据此临床上常将肠易激综合征分为腹泻型、便秘型与腹痛型。
使用利福昔明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例的荟萃分析表明,总体症状缓解率为41.9%;腹胀缓解率为41.1%;腹痛与大便性状改变有效率为45.9%。以上三方面都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说明其疗效确实是由于药物本身所致。
临床研究还提示,利福昔明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女性患者与老年患者疗效更好。对近来备受
利福昔明对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可能是通过影响肠道菌群,降低细菌产物,改变局部黏膜细菌定植及其引起的免疫反应等方面发挥作用的。
02
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我国近年来明显增多。炎症性肠病主要症状为长期腹痛、腹泻,溃疡性结肠炎脓血或黏液血便多见,克罗恩病发现腹部包块者较多。
炎症性肠病病因与发病机制不明,目前认为与感染、遗传、免疫、饮食、环境与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有关。长期以来,临床上一直怀疑某些细菌,包括需氧菌、厌氧菌、分枝杆菌等与炎症性肠病首次发作有关。不少学者还认为细菌感染可能是本病重要的促发因素,甚至指出类结核分枝杆菌、麻疹病*是本病特异性病原体。
研究表明,某些致病菌,乃至正常肠道菌群本身的蛋白质或/及产物,可以刺激肠道炎症介质释放,诱发自身免疫反应,使感染和免疫反应能够联系起来。
因此,抗菌药仍然是治疗炎症性肠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年一份权威性荟萃分析评价了所有单一及联合使用抗菌药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资料,指出抗菌药的治疗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可促使活动性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是治疗手段中不可或缺的措施。
克罗恩病 一份高质量研究报告显示,例中度活动性克罗恩病,每日服用利福昔明毫克,疗程12周,缓解率为62%,明显优于安慰剂组。值得注意的是,减少或增加利福昔明剂量反而于治疗无益,甚至降低疗效。长期随访5年,68例使用利福昔明治疗的患者,毫克/日,平均治疗16.6周,缓解率为65%,略高于对照组,但不良反应少。
溃疡性结肠炎 静止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用利福昔明毫克,每日3次,连续10天,可明显改善患者所有的症状及临床参数。激素治疗无效的中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用利福昔明毫克,每日2次,治疗10天,排便次数与直肠出血缓解情况明显优于继续激素+安慰剂组。对利福昔明反应良好的患者停用激素6个月无复发。对不能耐受激素患者,及必须用激素的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同时加用利福昔明或安慰剂,结果都显示不但临床疗效好,并有乙状结肠镜所见评分上的优势。
03
结肠憩室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憩室,特别是结肠憩室也逐渐多见,其发生可能与肠壁肌肉退化、萎缩,食物因素与肠腔内外疾病等有关。大多数结肠憩室并无不适,而是在检查其他疾病时偶然发现的,或偶有程度轻微的腹痛、便秘等所谓“固有症状”。
憩室发生病变称为憩室病,症状出现处就是憩室所在部位。症状包括急性炎症、穿孔、形成瘘管,憩室出血发生率高达20%(乃因憩室炎症侵蚀憩室底部或周围血管所致)。其他症状还有肠壁水肿、肠梗阻。近来报告憩室病患者较多发生大肠癌、阑尾炎、痔疮。
利福昔明治疗情况:余例结肠憩室患者,12个月中,每月周期性使用利福昔明7天,可以缓解结肠憩室的固有性症状,比单用高纤维素膳食效果好。利福昔明并用甘露聚糖或美沙拉嗪(之一),比单用后二者之一的疗效优,症状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单用组,且能减少憩室病的复发。
利福昔明治疗结肠憩室病的机制推测与降低肠道菌群代谢活动,致纤维素分解与产气减少;或与抑制憩室中滞留粪便的细菌过度繁殖有关。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由于利福昔明口服后不易吸收,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也不明显,因此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虽然不良反应报告有头疼、呼吸道感染、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但荟萃分析显示,这些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没有统计学上差异。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不随利福昔明剂量增大而增多。但近来有利福昔明可能导致肠道细菌耐药的报告,应引起注意。
利福昔明是抗菌药物,属于处方药,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避免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编辑:郑思思
本文由家庭用药编辑部和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编辑,属药品安全百事通栏目系列文章。
安全用药
健康相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