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如要转载注明来源
:泥人,又称为“玩泥”,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它以泥土为主要原料,通过用手捏制成人物、动物等形态各异的作品。但在如今,掌握这门手艺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好的泥人作品更是难得一见。在我区颜店镇就住着一位传统的手工泥人艺人,他名叫徐波,今年六十岁,老徐几十年如一日,潜心专研泥人艺术,不仅让这门传统艺术再次焕发生机,更是为自己找到了致富的手段,下面我们就一起跟着记者的镜头走进徐波的家中,倾听“泥人徐”的故事!
:在颜店镇翟三村,这栋普通的民宅便是老徐的家,从外观上看,它与村里其他的民宅并没有什么两样,可是走近细看,就会发现它的与众不同。大门口外的《仙女散花》《笑面佛》《李时珍》三尊塑像格外抢眼,院内随处摆放的泥像更是显示着主人的喜好。老徐说,他真正的宝贝都在二楼的放着呢。
:徐波介绍自己的作品
:二楼是老徐的泥塑工作室,不大的房间里面放满了数不清的泥人,墙上挂着的“徐氏泥人”的条幅展示着老徐的荣耀。房间里面是三面墙的架子,分为三层,每一层都放满了泥人,在门廊处和其他的一些角落,都摆放着一堆堆做好的泥人,个个色彩斑斓,形象逼真。有著名的历史人物,有二十四孝、福禄寿喜,有高力士为李白脱靴造型、关羽刮骨疗*的泥塑,但更多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人物。
:徐波(我的作品主要是以行为生活,体现农村的一种古老的生活习惯,以后孩子见不到的一种生活环境,和一种风土人情,这方面的题材。像以前我们这里都流行推碾推磨,以后的孩子就见不到碾和磨的样子了,我的作品有些就是中年妇女在推碾或者是推磨,或者是拉犟子拉靶,体现这方面民间一种普通的生活。)
:老徐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中很多熟悉的生活场景和习俗都在慢慢的消失,他想用他的泥塑作品将这些农民最朴素最真实的生活记录下来、传给后人。每天傍晚,老徐忙完地里的农活,便会走进自己的工作室,开始泥塑的创作,这是他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
:徐波(泥塑做起来工艺非常的复杂,得需要选土,一个是颜色方面的,一个是胶泥,通过晾晒,晒完以后还要过筛,晒完以后还要淘,完了以后到了一定适合的粘度,然后再用棉絮才能适用)
:老徐说,在他们村子的西面有个滋阳山,山上到处都是红泥,以前村里的老人就经常用那些红泥烧制简单的生活用品,他就是受此启发,开始了泥塑的创作。他平日里利用农闲的时间,不断提高泥人技艺,在日常注重观察人物的细节,力求把每个方面都表现到位。随着作品越来越成熟,不断获得各种奖项,老徐再也离不开泥巴了,他把全部的挚爱投入到泥人艺术中。
:徐波(最早的时候是当成一种娱乐,也是一种爱好,通过这几年之后,有些单位从我这里买了一批泥人,向文化方面发展,以后就向产业型发展。)
:老徐制作泥人的名气越来越大,前来找老徐买泥人的客商也越来越多,现在他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泥塑出售,而是有了一个更大的目标。
:徐波(从今年就已经起步,今年在济宁凤凰城,在那里我办了一个泥塑辅导班,并且学生招生的还很多,通过教学孩子也都非常的喜爱,为了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传承古老的文化艺术。)
:随着时光的变迁,众多以泥人为生的老艺人们也纷纷另起炉灶,有的已相继去世,民间泥人手艺岌岌可危。老徐告诉记者,了解泥人的人也越来越多,想请他当老师的人也不在少数,但因泥人工艺复杂,没几年功夫根本学不成,现在的年轻人大多都很难坚持下去,老徐最担心的就是这种手艺会失传,为此,他不断的探求泥人营收的手段,希望传统的民间艺术和现在的商品经济能相融合,让这门老手艺能薪火相传,代代不息。
本乡本土的兖州人,原汁原味的家乡事,《小马说事》真诚期待您的热情参与!快快拿起手机,把您生活中有趣的、有用的、有意义的事儿拍下来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