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本书本次改版时增加了超声医学*新进展的内容,如超声分子影像学、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等,更换或删除了第2版中部分不够清晰的图片,将原第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章的内容整合成两章,本书现为三十章。前二章为超声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概述;后二十八章分别介绍眼、腮腺、甲状腺、乳腺、胸腔、肺、心脏、肝、胆、脾、胰、胃肠、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阴囊、腹膜腔、妇科及产科、外周血管和肩、膝、髋关节等器官疾病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每章均简要地介绍了该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其超声扫查方法和标准切面声像图、标准波群、频谱形态等。每节均从病理入手,详细地讨论了各病的超声表现及其产生机制。本书除详尽介绍二维超声之外,还介绍了频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介入超声(包括各种腔内超声、术中超声和超声引导穿刺)、三维超声、对比(造影)超声等。反映了近年来超声医学的新发展和新成就。本书万余字,文内线条图、黑白及彩色图片1余幅。本书文字简洁,条理清晰,说理充分,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目录:第*章超声的基本概念(1)第*节超声波及其物理性质(1)第二节超声仪与超声图像(3)第二章超声的分类及其特点(7)第三章眼部疾病(14)第*节解剖概要(14)第二节探测方法及正常图像(16)第三节角膜及巩膜疾病(21)第四节葡萄膜疾病(23)第五节视网膜疾病(26)第六节玻璃体疾病(29)第七节晶状体疾病(31)第八节青光眼(34)第九节眼外伤(37)第十节视盘疾病(39)第十一节眼眶肿瘤(41)第四章涎腺疾病(45)第*节解剖概要(45)第二节探测方法及正常声像图(45)第三节涎腺炎(46)第四节涎腺肥大(46)第五节涎腺囊肿(47)第六节涎腺肿瘤(48)第五章甲状腺疾病(49)第*节解剖概要(49)第二节探测方法和正常声像图(49)第三节甲状腺先天发育异常(49)第四节甲状腺增生性疾病(50)第五节甲状腺炎症性疾病(51)第六节甲状腺肿瘤(52)第六章乳腺疾病(55)第*节解剖概要(55)第二节探测方法及正常声像图(55)第三节乳腺增生症(56)第四节乳腺炎(56)第五节乳腺肿瘤(57)第七章胸腔疾病(60)第*节解剖概要(60)第二节探测方法及正常图像(61)第三节胸壁胸膜疾病(62)第四节纵隔疾病(72)第五节肺部疾病(77)第六节彩色多普勒、频谱多普勒与声学造影在胸腔疾病中的应用(81)第七节胸腔疾病的介入超声(81)第八章正常超声心动图(85)第*节解剖概要(85)第二节M型超声心动图(87)第三节B型超声心动图(93)第四节多普勒超声心动图(98)第五节心脏声学造影()第六节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第九章心瓣膜病()第*节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第二节非风湿性心瓣膜病()第三节感染性心瓣膜病()第四节人工瓣膜()第十章心肌病()第*节扩张型心肌病()第二节肥厚型心肌病()第三节限制型心肌病()第四节心肌致密化不全()第十一章心包疾病()第*节心包积液()第二节缩窄性心包炎()第十二章心脏肿瘤()第*节黏液瘤()第二节心肌肿瘤()第三节心包肿瘤()第十三章先天性心脏病()第*节心血管的胚胎发育()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第三节房间隔缺损()第四节室间隔缺损()第五节动脉导管未闭()第六节心内膜垫缺损()第七节肺静脉畸形引流()第八节肺动脉口狭窄()第九节主动脉口狭窄()第十节主动脉缩窄()第十一节主动脉窦瘤破裂()第十二节马方综合征()第十三节三房心()第十四节冠状动脉瘘()第十五节左位上腔静脉()第十六节法洛四联症()第十七节法洛三联症()第十八节永存动脉干()第十九节右心室双出口()第二十节完全型大动脉转位()第二十一节三尖瓣下移畸形()第二十二节三尖瓣闭锁()第二十三节单心室()第二十四节左心发育不全综合征()第十四章肺心病()第十五章冠心病()第*节冠状动脉循环解剖及病理生理概要()第二节临床表现()第三节超声诊断()第十六章原发性高血压()第十七章心功能测定()第*节左心功能测定()第二节右心功能测定()第十八章肝脏疾病()第*节解剖概要()第二节探查方法及正常图像()第三节肝脓肿()第四节肝硬化()第五节脂肪肝()第六节肝囊性病变()第七节肝包虫病()第八节血吸虫及华支睾吸虫肝病()第九节肝血管瘤()第十节门静脉海绵样变()第十一节肝癌()第十二节肝少见肿瘤()第十三节肝破裂()第十九章胆系疾病()第*节解剖概要()第二节探测方法与正常图像()第三节胆系结石()第四节胆系感染()第五节胆道蛔虫()第六节胆道出血()第七节胆囊息肉样病变()第八节胆系肿瘤()第九节先天性胆系疾病()第十节阻塞性*疸的鉴别诊断()第二十章脾脏疾病()第*节解剖概要()第二节探测方法及正常图像()第三节弥漫性脾大()第四节脾囊性病变()第五节脾肿瘤()第六节脾脏先天性异常()第七节脾萎缩()第八节脾外伤()第九节脾脏超声造影()第二十一章胰腺疾病()第*节解剖概要()第二节探测方法及正常声像图()第三节急性胰腺炎()第四节慢性胰腺炎()第五节胰腺囊肿()第六节胰岛细胞瘤()第七节胰腺囊腺瘤()第八节胰腺癌()第九节壶腹周围癌()第二十二章胃肠疾病()第*节解剖概要()第二节探测方法及正常声像图()第三节胃平滑肌瘤()第四节胃癌()第五节胃潴留()第六节胃内异物()第七节肠套叠()第八节肠扭转()第九节大肠癌()第二十三章肾上腺疾病()第*节解剖概要()第二节探测方法及正常声像图()第三节嗜铬细胞瘤()第四节肾上腺囊肿()第五节肾上腺皮质疾病()第六节神经母细胞瘤()第七节肾上腺转移癌()第二十四章肾输尿管膀胱疾病()第*节解剖概要()第二节探测方法及正常图像()第三节先天性肾脏及输尿管异常()第四节肾积水()第五节肾囊性病变()第六节肾脏肿瘤()第七节肾及输尿管结石()第八节肾破裂()第九节肾衰竭()第十节移植肾()第十一节膀胱结石()第十二节膀胱憩室()第十三节膀胱肿瘤()第十四节膀胱异物()第二十五章前列腺阴囊及睾丸疾病()第*节解剖概要()第二节探测方法及正常图像()第三节前列腺炎()第四节前列腺增生(附结石)()第五节前列腺癌()第六节鞘膜积液()第七节隐睾()第八节睾丸及附睾炎()第九节精索静脉曲张()第十节附睾囊肿()第十一节睾丸肿瘤()第十二节睾丸损伤()第十三节睾丸扭转()第二十六章腹膜腔及腹膜后器官疾病()第*节解剖概要()第二节探查方法及正常图像()第三节腹膜后肿瘤()第四节腹膜后大血管疾病()第五节腹腔积液()第二十七章妇科疾病()第*节解剖概要()第二节探测方法及正常图像()第三节子宫和阴道发育异常()第四节子宫肌瘤()第五节子宫内膜异位症()第六节子宫内膜良性疾病及宫腔疾病()第七节子宫内膜癌()第八节卵巢疾病()第九节盆腔包块()第十节月经周期中的卵巢变化()第十一节宫内节育器()第二十八章产科超声()第*节概论()第二节早期妊娠的声像图特征()第三节11~13+6周超声检查()第四节中晚期妊娠超声声像图特征()第五节超声测量评价胎儿生长()第六节胎儿发育迟缓()第七节巨大胎儿()第八节超声判断胎位()第九节多胎妊娠()第十节前置胎盘()第十一节胎盘早期剥离()第十二节脐带绕颈()第十三节羊水过多和羊水过少()第十四节宫颈成熟度的判断和宫颈功能不全()第十五节胎儿先天性畸形和其他异常()第二十九章外周大血管疾病()第*节解剖概要()第二节检查前准备及设备调节()第三节颈部血管疾病()第四节四肢血管疾病()第五节其他周围血管疾病()第三十章肩、膝、髋关节疾病()第*节肩关节()第二节膝关节()第三节髋关节()主要参考文献()附录一超声医学术语英、中对照表()附录二超声医学术语中、英对照表()彩图在线试读:第*章超声的基本概念研究和应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并用以诊断人体疾病的科学叫超声诊断学。它所涉及的内容有超声原理、仪器构造、显示方法、操作技术、记录方法及对回声或者透声信号的分析与判断、正常解剖组织和病变组织的声像图特征及血流特性等。超声诊断目前主要应用的是超声的反射原理,即超声的良好指向性和与光相似的反射、折射、衰减及多普勒(Doppler)效应等物理特性。不同类型的超声诊断仪,采用不同的方法将超声发射到体内,并在组织中传播,当正常和病变组织的声阻抗有一定差异(只需1/0)时,它们所构成的界面就会对其发生反射和散射,用仪器将此种反射和散射的超声(回波)信号接收下来,并加以检波等一系列的处理之后,便可将其显示为波形(A超)、曲线(M超)或图像(B超)。由于各种组织的界面形态、组织器官的运动状态和对超声的吸收程度不同,其回声有一定的共性和某些特性,结合生理、病理解剖和临床表现,观察、分析这些情况,总结其规律,可对病变部位、性质或功能障碍做出指向性的以至肯定性的判断。超声能显示人体软组织及其活动状态,对软组织的分辨力比X线要大倍,因而它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体各种内脏器官及头面五官和四肢,甚至颅脑及骨骼疾病的诊断。它并具有实时显示、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快速准确、轻巧便利、价格低廉及无创无痛(介入超声例外)等优点。因而它已与X线CT、磁共振成像及核素显像齐名,成为四大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之一,且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作用。第*节超声波及其物理性质声波是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内的传播,它是一种机械波。按照频率的高低分类,频率在16Hz以下,低于人耳听觉低限者为次声,频率在16~00Hz,人耳能听到者为可闻声;频率在00Hz以上,高于人耳听觉高限者为超声波。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每秒质点完成全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f),单位是赫兹(Hz);声波在一个周期内,振动所传播的距离,称为波长(λ),单位是毫米(mm),常用医用诊断超声波的波长为0.15~0.6mm;声波在介质中传播,单位时间内所传播的距离,称为声速(c),单位是米/秒(m/s)。频率、波长和声速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f=c/λ弹性介质中充满超声能量的空间,称为超声场。超声场分为两段:近声源段声束基本平行,可以圆柱作模拟,此段称为近场;而远离声源段声束开始扩散,其束宽随距离增大而不断增宽,可用一个去顶的圆锥体模拟,此段称为远场。近场长度(L),可按下式计算:L=r2/λ=(D/2)2×(f/c)式中,r为换能器半径,D为其直径。当声波从一种介质向另一种介质传播时,由于声阻抗不同,在其分界面上,一部分能量返回第*种介质,这就是反射。而另一部分能量穿过第二种介质并继续向前传播,即为透射。反射波的强弱是由两种介质的声阻抗差决定的,声阻抗越大,反射越强。当两种介质声速不同时,穿过大界面的透射声束就会向偏离入射声束的方向传播,这种现象称为折射。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如果介质中含有大量杂乱的微小粒子(如血液中的红细胞、软组织中的细微结构、肺部小气泡等),超声波便激励这些微小粒子成为新的波源,再向四周发射超声波,这一现象称为散射。它是超声成像法研究器官内部结构的重要依据,利用它能弄清器官内部的病变。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如遇到的物体直径小于λ/2时,则绕过该物体继续向前传播,这种现象称为绕射(也称衍射)。由此可见,超声波的波长愈短,频率愈高,能发现的障碍物则愈小,既显现力愈高。具有方向性的成束声波,即根据声的指向性,集中在某方向发射的声波束,称为声束。从声源发射经介质界面反射至接收器的声波称为回声(又称回波)。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声能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减小,这种现象称为衰减。超声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沿其平衡位置来回振动,由于介质质点之间的弹性摩擦使一部分声能变成热能,这就叫黏滞吸收。通过介质的热传导,把一部分热能向空中辐射,这就是热传导吸收。黏滞吸收和热传导吸收都能使超声的能量变小,导致声能衰减。因此,衰减指的是总声能的损失,而吸收则是声能转变成热能这一部分能量的损失。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粒子)发生稀疏或密集,有声波传播的区域中的质点便获得了动能或位能,这部分能量称为声能。在一不易透声的环境中,有一处具有介质,超声可通过该介质到达深部,该处即为声窗(又称透声窗)。用声波照射透声物体,以获得该物体及其内部结构断面图像的一种成像技术,称为声成像。用声成像或超声成像所获得的图像称为声像图或超声显像。具有弹性、能够传递声波的各种气体、液体和固体称为传声媒介或传声介质。放入探头和检测对象之间,使超声波传递良好的介质称为耦合介质。由超声探头各阵元边缘所产生的,不在超声主声束方向内的外加声束称为旁瓣。发射强超声波于液体中,液体中产生溶解气体或液体蒸汽的气泡,这种气泡成长而爆裂以至消灭的现象称为空化。将超声场中低能量密度变换为气泡内部及其周围的高能量密度,能量被聚集到极小的体积之内,使气泡长成并发生爆裂。爆裂时的振动产生猛烈的作用,这就是超声空化效应。它会引起生物机体、细胞和微生物的损伤和破坏。声源停止后,声波的多次反射或散射使回声延续的现象称混响。任何紊乱的、断续的、统计上随机的声振荡,也就是在一定频段中任何不需要的干扰,如电波干扰所致的无调声、不需要的声音均称为噪声。将超声波射入被检体,利用来自被检体的声不连续或不均质部分的反射(界面反射)的方法称反射法。常用超声波脉冲,故又称脉冲反射法。超声波射入被检体中,利用其直接穿过被检体的超声波的方法称透射法。石英晶体或压电陶瓷材料,在其不受外力时,不带电。而在其两端施加一个压力(或拉力)时,材料受压缩(或拉伸),两个电极面上产生电荷,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材料的压电效应是可逆的,即给压电材料两端施加交变电场时,材料便会出现与交变电场频率相同的机械振动,这种现象称逆压电效应(图1-1-1)。图1-1-1压电效应原理当声源与接收器间存在着对向运动时,接收器收到的频率比声源发出的频率增*;反之,当声源与接收器背向运动时,接收器收到的频率比声源发出的频率要低。这一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接收频率和发射频率差称为频移(fd),可用下式表示:fd=2Vcosθ/λ式中,V为运动物体的速度,λ为声波波长,θ为声束入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间的夹角。在日常生活中常可见到这种现象。如当火车鸣笛并向着我们开来时,我们听到的是高尖的声音(频率高);而当它远离我们而去时,听到的是较为低沉的声音(频率低)(图1-1-2)。回声源(红细胞)的速度和方向以谱图的形式记录下来,即为频谱或多普勒频谱。在多普勒频谱图中,零基线将图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分别代表血流的正、负方向。纵坐标代表差频值(KHz)或血流速度值(cm/s),横坐标为时间值(s)(图1-1-3)。当红细胞以相同速度运动时,呈狭谱(速度范围窄);当它以不同速度运动时,呈宽谱(速度范围宽)。图1-1-2多普勒效应图1-1-3多普勒频谱图(红线为0基线)在频谱中,横坐标代表频率,纵坐标代表振幅。频率与振幅的乘积,即频谱曲线下的面积等于信号的功率,故此种频谱称功率谱。功率谱可看作取样容积或探测声束内红细胞流速与血细胞数量之间的关系曲线。第二节超声仪与超声图像超声诊断仪的核心部件是探头(或曰换能器),它是发射并回收超声波的装置。它将电能转换成声能,再将声能转换成电能。换能器由晶片、吸声背块、匹配层及导线四个部分组成。医用超声探头的频率通常为1~10MHz。探头可分为扇形、方形、凸阵、环阵和相控阵等多种类型。目前,腹部器官超声探测用得*多的是凸阵,它是一种多阵元探头,其阵元排列成凸弧形,工作时依次发射和接收超声,所获得的图像为方形或扇形的结合。凸阵探头探测肾脏可获得宽广的深部和浅表视野,能够容易地获得整个肾脏的切面图像,用于肾脏探测的探头频率多为3.5MHz。阻抗匹配探头,此种探头装有专利的、与人体匹配较密的、低声阻抗“软”复合材料,从而改善了同焦点聚焦成像的效应,显著地减少了组织界面和探头之间的混响伪差,消除或降低了近场的雾样模糊的条状信号,使近场组织获得崭新的清晰度。它具有固有的宽频带,可接收70%~80%的信号,而一般探头只接收50%~60%的信号,故它在对近场提供卓越分辨率的同时,不损失对远场的穿透力。判断探头质量好坏的决定因素是其分辨力。分辨力是超声所能分辨出两界面*短距离的能力。可分纵向分辨力和横向分辨力两种。纵向分辨力(又称轴向分辨力、距离分辨力或深度分辨力),指的是辨别位于声束轴线上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的能力。一般的B超显像仪,其纵向分辨力可达1mm左右。横向分辨力(又称侧向分辨力、方位分辨力或水平分辨力),指的是辨别处于与声束轴线垂直的平面上两个物体的能力。它用声束恰好能够分辨的两个物体的距离来量度。横向分辨力由晶片的形状、发射频率、聚焦及离换能器的距离等因素决定。现代B超显像仪,其横向分辨力可优于2mm。超声扫描对象图像的清晰度与图像线数、帧数均有关。每一帧图像都是由许多超声图像线组成,一个超声脉冲产生一条图像线,单位面积内的图像线数越多,即线密度越高,图像就越清晰。这就是图像线分辨力。但线密度与帧率和(或)扫描深度必须兼顾,如线密度增加则帧率和(或)扫描深度必须降低或减少,后者又称帧分辨力。超声仪显示振幅相似,而灰阶细微差别不同的回声的能力,称为对比分辨力。若灰阶细微差别相似,则此种信息将丧失。因此,对此分辨力也可以说是区分不同组织的能力或超声在显示组织结构质地上微细变化的能力。它受仪器有关的动态范围的影响。分辨细微结构和血流,并显示其正确的解剖学位置的能力,称为空间分辨力。它由画面的像素总数和声束的特性决定。像数总数可达×个,甚至×个。声束特性包括纵向和横向分辨力等。超声仪显示小目标的能力或清晰显示目标细节的能力,称为细节分辨力,又称清晰度分辨力。正确地显现实时血流全部相位的能力,称为瞬时分辨力,如显示肾动脉血流频谱的收缩末期高峰血流和舒张末期血流实时相位的彩色图像即是。沿超声束的不同深度对某一区域的多普勒信号进行定位探测的能力,称为距离分辨力,又称距离选通。某一区域即为取样容积(sample)。在超声场内,将声束中的超声能量会聚成一点的方法称为聚焦。它有利于减小声束,提高横向分辨力,又可分为几何(机械)聚焦和电子聚焦。使声束在整个深度范围内均得到聚焦的方法,称为动态聚焦。一般为三点或四点动态聚焦,取得的焦点越多,成像速度越慢。连续发射聚焦和连续接收聚焦,在整个图像的全部深度上条显示线中的每一点,即点均连续发射、接收,同时又都连续聚焦而不降低帧频的新技术,称为同焦点聚焦成像。它是通过伴有声聚焦规则系统的全部超声束的参数高速重编程序来实现的。在速度上较传统超声仪快了若干倍,提高了信噪比,从而使图像具有较高的帧率、匀细度、空间分辨力及对比分辨力。将超声波信号加以放大的方法称为增益。一般取对数放大,增益调节通过射频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实现,前提是必须有适当的输出能量。在实时扫描过程中,将所需的图像停留在荧光屏上,得到一幅“静止”的图像称冻结。使接收系统的增益随时间而改变的方法,称时间增益控制。由于时间对应于声波的传播距离,因而又称为距离增益控制。一般采取近场抑制,远场增强以使整个图像得以清晰逼真地显示。仪器电路上自动地降低大信号的放大倍数,提高小信号的放大倍数的控制装置,称自动增益控制。它能使强弱不等的回声信号,在显示器上以基本相同的亮度显示出来。用于调整频谱分析电路(一维或二维多普勒仪)或整个多普勒电路(彩色多普勒仪)中输入信号的强弱的装置,称为多普勒增益。去除比限幅电压低的弱信号和噪声,以去除干扰,提高图像清晰度的方法,称为抑制。用来去除脉冲波或连续波多普勒频谱中的低振幅噪声的方法,称为信号抑制。除在高频射流,如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小孔室间隔缺损,为显示*大流速应尽量调低外,通常应加大信号抑制,以使频谱清晰。用于调整压缩多普勒的信号振幅范围,使其*强和*弱信号之间的频谱灰阶差距变小的方法,称范围压缩。灰度(亮度)的等级称为灰阶。一般B超仪取8~16级灰阶,已可获得层次丰富的图像,目前仪器所取的*大的灰阶是级。把超声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送入数字扫描换能器处理运算的过程,称为模数(A/D)转换。单位时间内成像的幅数(帧数)称为帧率。帧率高则图像闪烁少,便于观察分析活动器官。但帧率受到图像数数、观察器官深度、声束和扫描系统的制约。快速傅里叶转换是一种将傅里叶转换大为简化的新的计算方法。它是通过微机处理来执行的。对复杂的信号通过计算机处理做出计算,就能鉴别现有信号的各种各样的频移和频移信号的有关流向,快速傅里叶频谱分析是组成双功能检查的重要部分,能筛选和定量处理与红细胞有关的频率资料。利用数学方法对多普勒信号的频率、振幅及其随时间而变化的过程进行实时分析的技术称为实时频谱分析。由法国数学家傅里叶首先证实:任何一个复杂的波形均可分解为一系列基本的、简单的正弦波。用于滤去由于心房壁、心室壁、血管壁及瓣膜运动所产生的低频信号的装置,称为壁滤波器。检测静脉系和房室瓣血流可选~Hz,心室和半月瓣血流选~Hz,瓣膜狭窄、分流和心内分流可选~0Hz。每秒内发射脉冲群的次数称为脉冲重复频率,又称取样频率。超声诊断仪的脉冲重复频率范围为0.5~4Hz。B超彩色显示又称彩色编码显示或伪彩色显示,简称B彩或彩阶。它是将超声信号的幅度或黑白图像的各个灰阶值,按照一种线性或非线性函数关系,进行彩色编码,映射成相应的彩色。彩色并不反应目标的真实颜色。但可加强对比度,提高检查者的视觉敏感性,丰富图像信息,补充二维黑白图像的不足。在超声图像上,不同组织或同一组织由于病变,其传声性能发生改变,表现为回声的强弱不等,一般可分为6级,从弱至强具体如下。无回声区:为病灶或正常组织内不产生回声的区域。低回声:又称弱回声,为暗淡的点状或团块状回声。等回声:病灶的回声强度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回声强度相等或近似。中等回声:为中等强度的点状或团块状回声。高回声:回声强度较高,但一般不产生声影,多见于纤维化或钙化的组织。强回声:超声图像上形成的反光增强的点状或团块状回声,其强度*强,一般有声影,多见于结石与骨骼。此外,根据回声的多少和形态还有所谓的浓密回声,即图像上密集而明亮的点状回声。而点状回声就是通常所说的“光点”。实性回声则指的是在图像上的某一区域,无后壁和后增强效应,可肯定为实质的回声。由于障碍物的反射和折射,声波不能到达的区域,亦即强回声后方的无回声区,就是所谓的声影,见于结石、钙化、致密组织回声之后。中间为强回声,周围为弱回声,整个形态类似肾脏的图像称为假肾征,常见于正常胃亦可见于肠道肿瘤。由于超声成像系统原理上的不足、技术上的限制、方法上的不全、诊断上的主观臆断等客观条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图像畸变或假象,以及检测得到的数据与真实情况有差异的均属伪差,又称伪象、假象、伪影等。它可导致误诊,故须充分了解其原因和特征,以鉴别真伪。因增益调节不当所致的伪差称为增益调节伪差。增益过低可使目标变小、回声变暗,增益过高可使目标变大、回声增强而造成误诊,如使内部回声增多的小囊肿误诊为实性肿物。由于声速差异、折射及仪器与探头等各种原因造成的超声成像仪在测量距离时出现的伪差,称为测距伪差。纵向测距伪差,取决于介质声速与软组织平均声速之间的差值大小。横向测距伪差,多由折射造成,与界面间的声速变化也有关,测距伪差还与仪器、探头及目标物是否斜位等有关。超声引导穿刺术中,对深部的细管道进行定位应注意。现今用计算机进行校正,可克服声束所致的伪差。超声垂直照射到平整的界面而形成声束在探头与界面之间来回反射,出现等距离的多余回声,其回声强度依次减弱,称为多次反射。由多次反射和(或)散射而使回声延续出现的现象称为混响。腹壁回声常出现混响,使膀胱和肾脏浅表囊肿等部位出现假性回声。多途径反射伪差,当声束非垂直入射到界面,反射波束偏离声束方向,遇到另一个不在声束传播方向上的界面,再次产生反射返回探头时,在示波屏上显示的位置与目标实际所在的位置不一致所致的伪差。在临床上,可通过改变角度与部位,使声束垂直入射到界面来消除这种伪差。在多普勒基线两侧同时出现对称的频谱假象,称多普勒信号的镜像伪差。它使方向判断发生困难,常见门脉主干与左支,肠系膜上动、静脉,脾动、静脉,胃左静脉,脐静脉子宫动脉及移植肾动脉等。其原因是:多普勒声束的θ角近于90°,导致频差太小;因多普勒增益过高,引起弱信号扩大,噪声加大。防止的方法是减小θ角,降低多普勒增益。在多普勒频谱图上,频带与基线之间的无回声信号区,称空窗区。在正常血管内,红细胞以相当一致的方向和速度流动,这种血流即为层流。其多普勒频移的增减与大小相似,速度分布剖面图呈中央在前,两侧靠后的抛物线状。频谱呈狭带状,回声密集,Reynold数小于0。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呈单一色彩,中央鲜亮,两侧依次变暗。其可听血流信号呈平顺的乐音。红细胞运动的方向和速度不一致的血流,称为湍流。其多普勒频移大小不均,正负不一。频谱呈宽带形,回声稀疏,Reynold数大于0。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呈多色混杂状。其可听血流信号呈粗糙的混杂音。湍流又可分为紊流、射流和涡流三种。紊流频谱形态不规则,单向主频谱充填、流速40~60cm/s,有低幅负向频谱。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显示彩色明亮,正向血流红中带*,负向血流蓝中带紫。此型多见于二尖瓣狭窄及各瓣口关闭不全。射流频谱呈单向波形,有明确的主频谱且部分充填,血流速度~cm/s,甚至更高。加速和减速时间均延长。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显示正向血流呈鲜亮的红色并带*色,负向血流呈鲜亮的蓝色并带白色。涡流为经过严重狭窄后扩张的血管腔或心腔所形成的许多小漩涡状离散的血流。其频谱无规则、呈双向、无明确主峰。主频谱全充填,流速80~cm/s。彩色多普勒显示五彩镶嵌的血流。可闻血流声嘈杂刺耳响度大。此种血流见于室间隔缺损、瓣口反流及明显的动脉狭窄等病变。血流进入大的空腔时,其主血流朝前,抵达腔壁后折返,在主血流的侧方形成一反向血流,两股血流方向相反,各占一定范围,较大的漩涡,即所谓漩流。彩色多普勒显示出边界分明的红、蓝两条血流束。在多普勒频谱图上见正、负双向的血流频谱,均为层流,离散度不大。此型血流见于正常人的左心室流入及流出道,部分动脉导管未闭的肺动脉干内及夹层动脉瘤的动脉扩张处。血液在循环流动过程中会遇到来自血管的阻力,频谱多普勒可以通过测量其血流速度来估测其阻力,常用的血液循环阻力指标如下。(1)A/B值(A/Bratio):为血液循环阻力指标之一。其中A为收缩期*高(峰值)血流速度,B为舒张期*低(或峰值)血流速度。A/B正常值为1.2左右。60岁以后此值缩小,若A/B>1.05,80%是正常的;A/B<1.05则88%有异常。若A/B=7.5,血管狭窄<60%;Q/B=11,血管狭窄>65%;A/B=18则血管狭窄>90%。(2)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血液循环阻力指标之二。其计算公式为RI=(Maxvel-Minvel)/Maxvel式中,Maxvel为收缩期*高(峰值)血流速度,Minvel为舒张期*低(或峰值)血流速度。正常值为0.55~0.75。大于0.75表示阻力增*;小于0.55表示阻力降低。(3)搏动指数(pulsatilityindex,PI):血液循环阻力指标之三。其计算公式为PI=(A?B)/M式中,A为收缩期*高(峰值)血流速度,B为舒张期*低血流速度,M为平均血流速度。PI对估测血管管腔有否阻塞较有帮助。(4)阻抗指数(impedanceindex,ImI):血液循环阻力指标之四。其计算公式为ImI=A×M/B2式中,A为收缩期*高(峰值)血流速度,B为舒张期*低血流速度,M为平均血流速度。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其脐动脉的ImI明显增*。
看好了就赶紧下手吧!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查看店铺更多好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