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消化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免疫力差的婴幼儿尤其是如此。这些疾病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宝宝出现食欲减退,甚至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相当一部分的孩子还会出现38摄氏度以上的低热。很多父母看到宝宝出现了这种状况,都以为是孩子吃坏东西造成,给他们吃点儿“清淡”的食物,或者干脆服用一些“益生菌”就行了。其实,这些做法可能根本就“不对症”,一旦孩子因大量腹泻而出现脱水迹象,那将是相当危险的。
孩子出现呕吐、腹泻和低热症状,是典型的消化道感染性疾病的征兆,正确的做法是:医院治疗。这种消化道疾病在夏季尤为高发,大多数都是由一种致病性很强的细菌污染了食物造成的,这种细菌就是大名鼎鼎的“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最“喜欢”待的地方就是家禽的粪便,还会沾染在未被彻底清洗的鸡蛋壳上。大多数家庭,都会用冰箱存储鸡蛋,这就为食物之间的交叉污染创造了条件。夏季又是大家吃“生冷”食物较多的季节,因此很容易吃到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从而引发消化道感染性疾病,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急性肠胃炎。
0-3岁的婴幼儿,由于自身的免疫系统还未完全建立,消化道的屏障功能也不完善,所以特别容易“中招”。在我们国家,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肠胃炎,始终占据着细菌性食物中*的第一位,这与我们是鸡蛋及鸡蛋制品的消费大国有直接的关系。沙门氏菌最常出没的地方,就是禽蛋类食品。统计显示,个人散养的“土鸡蛋”,由于生产环境更加“天然”,沾染沙门氏菌的机会更多一些;而大型养鸡场生产的鸡蛋,由于在养殖、运输和售卖环节更注重卫生防疫,总体来说会相对安全一些。
很多人认为“土鸡蛋”口感好、更有营养,其实它们的营养价值与一般的鸡蛋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鸡蛋,几乎是我们每天都要消费的一种食物。对婴幼儿来说,鸡蛋也是非常理想的营养来源。对于广大家长来说,除了要购买正规渠道的鸡蛋及鸡蛋制品之外,还需要注意以下食品卫生问题:
1、吃禽蛋类食品,一定要彻底煮熟了吃。沙门氏菌是一种极不耐热的细菌,在摄氏度的温度下几秒钟就会被杀灭。把鸡蛋和鸡蛋制品彻底煮熟、蒸透或煎熟,是防止沙门氏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最可靠的一道防线。
2、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无论是食物,还是加工工具,或是餐桌餐具,都应该做到生熟分开,防止沙门氏菌的交叉感染。冰箱储存食物时,一定要做到有专门独立的区域冷藏鸡蛋,破损的鸡蛋最好立刻处理掉,不要长期保存。
3、一定要做到勤洗手。除了做到饭前便后勤洗手之外,大人在加工食物或者给孩子喂饭的前后,都应该彻底地洗一遍手。重要的,也要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