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腹泻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古传医法腹泻
TUhjnbcbe - 2022/11/8 21:00:00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正常人每日大约有9L液体进入胃肠道,通过肠道对水分的吸收,最终粪便中水分仅约~ml。若进入结肠的液体量超过结肠的吸收能力或(和)结肠的吸收容量减少,就会导致粪便中水分排出量增加,便产生腹泻。临床上按病程长短,将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大多系感染引起。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发病原因更为复杂,可为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所致。

1.急性泄泻

主证:若偏寒湿则粪质清稀、水谷相杂、肠鸣腹痛、口不渴、身寒喜温、脉迟、舌苔白滑;偏于湿热则所下*糜热臭、腹痛、肛门灼热、尿短赤、脉濡数、舌苔*腻或兼有身热口渴等。

治法:以疏调肠胃气机为主。偏寒者可留针,并用艾条或隔姜灸;偏热者用泻法。

处方:中脘、天枢、足三里、阴陵泉。

2.慢性泄泻

主证:如属脾虚则面色萎*、神疲肢软、纳差、喜暧畏寒、便溏、脉濡缓无力、舌嫩苔白;肾虚则每日黎明前,腹微痛、痛即欲便,或腹鸣而不痛,腹部与下肢畏寒、脉沉细、舌淡、苔白。

治法:以健脾胃与温肾阳为主。针用补法,可多灸。

处方:脾俞、中脘、章门、天枢、足三里、肾虚者加命门、关元。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传医法腹泻